校本课程开发的特征范文

校本课程开发的特征范文

校本课程开发的特征篇1

论文摘 要:统一性是欧美国家的结构主义课程改革失败的症结所在,由此,教育研究者提出以校为本的理念,校本课程开发成为课程开发的热点。但校本课程开发需要由人去参与生成,因此就必须要有人去管理、约束。校本课程的校本性、差异性等特征决定了管理应更加侧重于学校管理的层面。同时不论是在理论认识,还是在实践操作中,校本课程开发的确遇到了不少问题,出现不少错误,这就为我们去管理校本课程开发提供了现实必要性。校本课程开发是适应人的发展需要的,有利于教育的进步,校本课程的开发价值决定了我们必须加强管理。

一、校本课程开发的提出

欧美各国于20世纪60年代伊始推行结构主义课程改革运动即"新课程运动"。这场结构主义课程改革运动采取国家课程开发方案,由校外学者专家主导课程的开发,组织了完备的课程材料,以减少课程中教师的介入。这场改革运动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还产生了不少问题,由此人们开始反思。总结广大教育理论者的反思结果,这种以国家为首的"自上而下"方式是导致失败的主要原因。由此,对校本课程开发的研究受到更多的关注,人们开始意识到校本课程是不同于国家课程的课程开发模式,必定要有不同的管理模式并带来不同的课程实施效果。

自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的启动,校本课程开始成为基础教育课程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我国三级课程管理体制推行后,校本课程更以国家教育正策为保障的方式确定下来了。学校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由校长、教师、学生、家长以及社区等人士自主参与,灵活多样地开发课程,这就是校本课程的开发。

二、校本课程开发需要学校管理

校本课程开发的基本特征是校本性,是以学校为基地进行课程开发的课程类型,因此校本课程开发的管理应更注重学校层面的管理。校本课程有自己的教学价值,因此我们有必要去加强对校本课程开发的管理。同时,在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中仍存在问题或者遇到了挫折,现实呼吁我们需加强管理课程的开发。本文就从以上几个角度对校本课程开发需要学校管理进行详细的阐释。

(一)课程的开发需要管理是客观规律

课程作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不是自然生成的。它是由人去创造、生成、管理乃至评价等组成的。课程开发是一个持续动态的过程,我们很难预计课程设计到实施过程中的问题,因此在整个实施过程中我们需要不断研究与反思,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校本课程开发也应遵循这个课程开发的客观规律。

(二)校本性是校本课程开发的基本特征

关于校本课程的定义,如同其他教育中学术术语一样,很难形成共识。但是总结所有的界定,我们可以发现有一点是大家所公认的——校本性。课程开发的目的是建设适合学校实际的课程体系,促进学校的发展;校本课程开发的内容源于学校优势;课程开发的参与主体是学校的教师、学生等;课程开发的过程要与学校实际工作相结合;开发课程的评价由学校师生共同完成。校本课程的校本性决定了我们应加强学校层面的管理。

(三)校本课程开发的价值需要我们重视对其的管理

分析校本课程开发的价值我们可以从它的特征入手:

1、明主性。校本课程开发是一个开放明主的决策过程,学校可以根据本校的办学思路和优势条件等实际情况,自主地进行课程开发策略,实质上就是一个以学校为基地进行课程开发的开放明主的决策过程。在课程开发过程中学校具有自,教师、学生、家长乃至社区成员也都有参与课程开发的权利。因此校本课程开发是一个明主化的过程,有利于发挥学校的优势和师生的主动新,汲取广泛的意见也有利于促进更好地教学。

2、差异性。校本课程开发坚持学校和师生等方面给具有独特性和差异性。校本课程的开发应在考虑到本校环境与优势资源的前提下进行,应突出本校的优势,开设独具一格的校本课程,具备学校自己的特征。同时校本课程的开发还应顾及到学生的差异性和不同需要,开发满足学生发展的适宜课程,以促进教学和学生的发展为主要目标。

3、人本性。校本课程开发充分地体现了教学中对人性的尊重。任何课程的开发与开设都是为了促进教学、实现人的发展。校本课程更是以实现人的全面和谐发展为目标,以尊重个体差异为基础,为弥补国家课程的统一性不足,尊重个体的需要而开发的。在校本课程开发在实践教学中也是坚持学生具有选择的权利,真正实现了学生作为教学主体的人性追求。

4、补充性。校本课程开发是为打破传统国家课程的一统格局,为办出个性特色的学校,为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同时也给予教师课程组织的权利。我国的教育情况比较复杂,各个地区、学校有很大的差异,因此国家课程的开发统一性难以照顾到各地的情况。而校本课程开发尊重差异、落实差异,这就可以弥补国家课程开发统一性的缺点,因而具有开发的价值。

校本课程开发的特征决定了其可以满足所有参与者对课程的需要,具有开发的价值并受到普遍的认可,因而我们应关注它并加强对其的管理。

(四)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亟待通过管理来解决

自我国三级课程管理的体制推行以来,地方和学校作为课程的合法参与者获得了课程决策的权力,所以地方、学校可以结合优势条件,开发适宜发展的、灵活多样的课程。只是校本课程概念引入到我国的时间还很短,我们的研究虽取得不少的成绩,但不可否认,在校本课程开发的理论探索和实践操作中我们仍存在问题。

1、理论认识中的误区

在分析相关文献及研究发现,总结出对校本课程开发的理论认识误区主要为以下两种:有限制的认识和错误的认识。

有限制的认识是指对校本课程开发的认识不全面或是片面的。例如很多学者只关注校本课程开发的理论研究,一贯强调概念层面的分析和理论的构建,但基本上采用思辨的研究方法。因而研究多停留在描述层面,缺乏实证性和可操作性。或者只关注校本课程开发的理论构建,但研究角度大多只限制于校本课程开发的概念、程序、价值、评价等,为深入到校本课程开发中的文化重建、社会文化支持及课程管理等层次的深入研究。

错误的认识主要是指对校本课程开发中的概念认识模糊和混淆,或是错误界定了相关理论。譬如,依然有学者认可大教学小课程的关系探讨,所以把"校本课程"混同于"校本教材",认为开发校本教材的过程就是开发校本课程,只要是有了教材,交给了学生,学校就完成了开展校本课程的错误认识。更多时候以"校本课程"一词代替"校本课程开发",这实际是一种误解。校本课程只是与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一样,类属于三级课程管理体系。而就校本课程开发一词而言,我们就可以问,到底是校本课程的开发还是校本的课程开发。这不仅仅是两种不同的说法,也是两种不同的认识。校本课程的开发即校本课程开发是限定在允许的有限课程范围内的开发活动;校本的课程开发则是学校自主进行的对学校部分或全部课程的开发活动。

2、实践操作过程中的错误

我国教育正策保证三级课程管理体制的深入推行,很多学校都进行了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存在失误。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作为校本课程开发直接领导者,校长的校本课程开发认识将影响校本课程开发的整个过程。但很多校长的教育教学理念落后、校本课程开发意识欠缺、态度不积极,在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缺少监督、指导或缺少认同、鼓励,强制性操控教师的课程开发工作,甚至强行将任务分配给教师,只追求数量、不考虑质量等。这就决定了校本课程开发并不能有效地进行。其次,作为校本课程开发的主体,学校的教师参与了校本课程开发的整个进程并影响着校本课程开发的结果。但教师对校本课程开发的理念认识不清,缺乏课程开发的积极性和能力,对学校的资源优势认识不足,无法顾及学生的需求,忽视团队合作等。这就限制了教师的校本课程开发的主动性。最后,学生是重要的课程资源,他们对待校本课程开发的态度也影响着校本课程开发。现实中仍有不少的学生对校本课程认识不正确,因而他们的参与积极性或是接受意识较差。学生普遍受到课程就是教材,知识学习才是真理等认识的限制,即使接受了校本课程,也是茫然被动的学习或者是敷衍了事。现行的教育评价制度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校本课程开发的效果,致使在实践操作中存在与预期设想不符。

三、学校管理校本课程开发的意义

随着课程权力重心的逐步下移,以及学校校本课程开发机制的逐步建立健全,校本课程开发的管理就成为学校管理中亟待研究的问题。再经理论验证与实践反思,我们意识到校本课程开发的确需要加强管理,尤其是学校的管理。同时我们还认识到学校管理校本课程的开发具有重要意义,这也表明学校应管理校本课程。

(一)解决校本课程开发过程存在的问题

如果要解决校本课程开发活动存在的问题,我们应将研究重点、立足点放置于哪呢?学校作为校本课程开发的中心,应该是解决开发中存在问题的最佳场所。针对校本课程的开发过程中出现的诸多问题,学校管理可以找出其根源并给以相应的解决策略,只有这样才能形成真正的校本课程开发。

(二)发挥校本课程开发活动的积极意义

校本课程开发是一种新型的课程开发类型,它的积极作用是广泛的。校本课程开发具有校本性、明主性、差异性、人本性、补充性等特征,因此校本课程开发就具有充分利用资源、发挥学校优势、完善课程结构、提高课程适应性、适应学生发展需求、提高教师教研能力、实现教育公平等主要意义。同时校本课程开发是适应素质教育中个性化的要求,因而有利于素质教育的实现和人的个性化发展。当然这些都是有良好的学校管理才得以保证的。

参考文献:

[1]林一钢.校本课程开发的要义[j].教育发展研究,2002,(1).

[2]周?F.后现代主义哲学视野下的校本课程开发[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7,(6).

[3]刘静静.教师专业发展视角下的校本课程开发[j].现代教育科学,2006,(1).

[4]殷冬玲.理念与实践:我国校本课程的开发[j].教育与管理,2007,(5).

校本课程开发的特征篇2

围绕新常态建设,近年来我们淮阴师范学院第一附属小学紧扣求真文化,努力构建本真课程教学体系,通过变革教学管理、强化课程建设、改进课堂教学、深化教学研究等一系列措施,提升了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实现了学校的生态式发展。

一、构建本真课程体系,奠基学生综合素质

学校课程决定学生素质。我校在传承求真文化的同时,深刻分析教育及社会发展的走向,确立了.以人为本,滋养生命‘的办学理念,以及.中国情怀、全球视野、厚德博学、躬身健行、健康向上、勇于担当‘的学生发展目标,构建本真课程体系,引领学生主动健康发展。

本真课程体系主要包括三个板块:一是本真课程,即以基础、规范、科学为主要特征的基础性课程;二是纯真课程,即以发展、研究、游戏为特征的发展性课程;三是率真课程,即以个性、合作、创造为特征的个性化课程。本真课程主要是国家课程,以开足上好为主要目标,是学校的主干课程。纯真课程是以阅读课程、思维课程、体艺课程、综合课程为主要内容,以促进学生发展为主要目标的必修课程。率真课程是以专题研究、兴趣特长、专业技能为主要内容,以培养学生创造力、发展个性为主要目标的选修课程。本真课程、纯真课程以国家教材、地方教材和校本教材为内容,纳入课表,定时定人,保证教学质量。率真课程主要根据教师的个性特长、专题研究、兴趣爱好等开设,结合学生社团活动,要求每位教师均要承担一定的课时数量。率真课程的实施,对教师的专业素养和基本技能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时也为师生共同成长搭建了新的平台。

二、强化本真课堂实践,提升课堂教学品质

常规工作赋予新内涵。教学常规是一所学校基本的教学规范,也是正常教学的基本保证。传统的教学常规大多是.按时上课‘.按课表上课‘以及.教学六认真‘等要求,许多要求或浮于表面,或过于笼统,很难真正触及课堂的灵魂。近年来,我们变革教学常规,把课程改革的新理念、新思想融入其中,以学生为主体,从学生课堂学习的.听说读思议写‘几个方面,提出明确的学习策略、方法和要求,使学生逐步实现从认知到实践再到养成习惯,自觉地学习;把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基本思想融入其中,构建了课堂教学新常规。新常规体现了三个显著特点:一是年段要求体现能级区分。比如课堂发言,低年级要求是.声音亮,说完整,有条理‘,中年级是.先思考,后发言,再补充,有新意‘,高年级则是.会质疑,表见解‘,要求逐步提升。二是关注学习策略与方法。比如低年级的.上课时,仔细听,用心想,听明白‘,.写字时,姿势正,辨字形,笔到位‘;中年级的.写话时,现生活,语句顺,表真情‘;高年级的课前预习.读课文,理文脉,解新知,做批注,问疑难,试解答‘。三是注重习惯养成。比如低年级的.铃声响,进教室,书放好,坐端正‘,高年级的.写作业,讲美观,行款齐,速度中‘等等。新常规的推行,有效地改变了学生的学习行为和课堂面貌。

日常研究创造新节点。为了将日常研究落到实处,我们根据学校同轨班级多的特点,创造性地构建了.1+3‘课堂研究范式,聚焦课后重建,着力提升行为转化的能力,保障课堂教学的优质高效。开展专题性研究,将学科所有内容进行梳理分类,编排进一个个专题,分层分类开展研究。每个专题都从文本特点、教学定位、教学策略、难点突破、学力转化、拓展延伸等方面明确要求,进行深入探讨,并以具体事例进行阐述,形成经验以备共享。抓好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研究,充分利用好省市教学平台,集中力量进行重点攻关,力争多出精品力作。分年龄段进行开放式教学竞赛活动,培育精品课、成型课,分层次做好节点式研究。

强化精品提升新品质。我们把打造精品课作为构建本真课堂的重要抓手,通过学习研讨,让全体教师初步明确精品课的主要特征:有较为充裕的自主学习、讨论质疑的时间。努力打造以.五还‘.教结构、用结构‘等为主要特征的自主课堂,以课程资源的科学合理转化与运用为主要特征的灵动课堂,以三维目标的有效达成为主要目标的高效课堂。通过教研组日常研究、全校性分层次分年段评比、开展.我最满意的一节课‘评选活动等,推动本真课堂研究的持续深化,努力实现.科科都有精品课,组组都有精品课,人人都有精品课‘的目标。

三、变革学校管理方式,提升管理育人水平

抓教学,核心在于抓管理。没有管理的保证,无法提升教学质量。然而,管理工作如何常抓常新,如何抓在实处,如何提高效益,需要每一位管理者变革思维方式,打破传统观念,出实招,出新招。

校本课程开发的特征篇3

葫芦是中华民族最原始的吉祥物之一,人们常挂在门口用来避邪、招宝。上至百岁老翁,下至孩童,见之无不喜爱。古人认为葫芦可以驱灾辟邪,祈求幸福,葫芦音近.福禄‘,象征着福贵,又因其多籽,又象征着子嗣兴旺。亚腰葫芦在外型上看是由两个球体组成,象征着和谐美满,寓意着夫妻互敬互爱。据说,葫芦还有除病之用,只须挂在病者的床尾或摆放在病者的睡侧。就可以吸取病人身上的病气,使其快速的好起来。千百年来,葫芦作为一种吉祥物和观赏品,一直受到人们的喜爱和珍藏,是中华吉祥文化的代表象征。

校本课程开发是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校本课程是体现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在培养目标上一致性的前提下,根据本校的培养目标和课程资源状况,满足学生多样化发展的需要.我开设的《葫芦中华情》校本研究课程,响应本校特色:宏扬民族文化,传承民族精神,对学生在培养技能的同时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同时从学生的兴趣入手,满足学生学习兴趣,尽可能在本学科培养出有特长,善于创新的学生。

在课程开发、实施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教学的连贯性和特色教学。从学生兴趣出发,综合我校教育特色:弘扬民族文化。给学生提供更多选择机会,展示自己的才华,注重发展个性、创新意识。

本学期在.葫芦画‘校本课程的开发过程中,我努力钻研相关的教育教学理论书籍,配合美术大纲、课程标准的要求认真编排每一堂课,把课改的精神同时深入到校本课堂中去。

起初在课程开发的时候我有些困惑,认为在葫芦上绘画对小学生来说有一定难度,怕他们没有兴趣。开课正如我所预料的,开始报名的孩子很多,但是等真正涉及到绘画的时候诸多问题接踵而来。学生们有的用具准备不齐全,有的没有绘画资料,有的不敢放手大胆绘画,导致有一部分学生的流失。针对这一问题,我加强了对学生的督促和指导,手把手为他们修改,找资料,经过一学期的磨合,终于初见成效,很多学生都画出了令自己和家长意想不到的作品,他们不但提高了绘画的技能技巧还能够用自己的绘画装饰美化自己的生活。学生的的兴趣日渐浓厚,本学期又有很多学生加入到我们葫芦画的校本活动中来。

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兴趣是学习美术的基本动力。课堂上我针对.葫芦画‘这一艺术形式为学生设置了欣赏.葫芦画‘、 介绍.葫芦画‘起源, 使学生对葫芦画有所了解,并有关葫芦画的基本知识,增强学生学习兴趣;欣赏.葫芦画‘,介绍 .葫芦画‘的种类,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展示不同种类葫芦画的图片;介绍.葫芦画‘的工具,了解更多的专业知识;通过录像播放.葫芦画‘的技法以及教师演示由简至繁,层层递进,使学生掌握.葫芦画‘的绘画技巧,为学生们绘画创作打下坚实基础。丰富的课程内容开阔了学生的视野,使学生充分发挥民族美术的魅力,课堂上利用多媒体、实物、演示等多种方式多种教学手段,调动学生各种感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积极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使每一节校本课都鲜活生动。

在对学生的评价时因为学生的年龄和基础有差异,我针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如态度、积极性、参与状况等进行评价。每个学生都能够在不同方面得到认可,由此增强了他们的参与热情和学习兴趣。

看着这些精美的葫芦艺术品,大家不相信那是出自我们学生的手中。葫芦上的形象栩栩生动,并富有装饰性美感。平凡的葫芦经过学生们的巧手加工,便成了一件艺术品。但能够在葫芦上画画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每件作品的创造过程我们都付出了很多的努力,才得到这样丰硕的成果。

.葫芦画‘校本课程的开发过程中,使我拓展了知识面,转变以往的教学行为,增强了课程意识;并提高了科研能力、科学文化素养和综合素质,使我成为复合型、科研型的教师更近了一步。

学生们也通过.葫芦画‘这一表现形式弘扬了民族文化,从而提高学生艺术素养和能力,积累艺术文化深厚的底蕴,发展个性特长,激发学生对艺术的热爱之情;通过艺术教育,努力培养学生的一技之长,为他们今后提供自我发展的空间;通过艺术教育,塑造学生健全完美的人格,陶冶情操,从而丰富孩子们的人生,使他们健康快乐地生活。

校本课程开发的特征篇4

【关键词】 课程改革地方音乐校本课程课程开发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校本课程开发已经成为我国当前课程改革的一项重大举措。校本课程是课程改革的新生事物,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中第六条中明确提出:.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其中,地方课程强调对地方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民族地域音乐文化既是宁夏最具特色的地方文化资源,又是我国民族大家庭中独具民族特征的文化资源,将宁夏的民族地域音乐文化纳入地方课程开发的视野。思考和构建一种较为合理的区域和地方课程方案,不仅有利于回族音乐文化的选择、传承与创新,有利于对学生进行多元文化教育,也有利于构建开放而有活力的课程教育形式‘。同时在课时计划中也明确规定:.地方与学校开发或选用的课程占课时总比例的10%-25%。‘这些都足以看出国家对校本课程开发的重视。同时,这也成为我们弘扬地方文化,发展民族地域音乐文化特色的新契机。通过实施各种形式的民族地域音乐艺术实践活动,使学生在亲历、感悟、体验、反思的过程中发展探究能力,提升审美情趣,培养文化自觉意识,具备多元文化素养和跨文化交流的能力。发展热爱故乡,建设故乡的情感,促进学生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的形成。同时也有利于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促进学校特色的形成。

地方、校本课程作为国家基础教育宏观课程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是国家课程的有机补充,又是学校课程的重要依据,具有以下几点其自身突出的特征:地域性特征、民族性特征、文化性特征、针对性特征、适切性特征、灵活性特征、探究性特征、开放性特征、建构性特征。

地方与学校具有开发地方校本课程的决策权、选择权,同时,也承担相应的管理职责。要坚持地方校本课程实施的严肃性,建立校本课程开发和管理的有效机制,监督和评估课程实施的过程,发挥校本课程的积极作用。

素有.塞上江南‘美誉之称的宁夏回族自治区,文化悠久、风光秀丽、人杰地灵、绚丽多彩。在民族音乐方面这里不仅有以宁夏山区为代表的山花儿风,以川区为代表的民歌风,以回族为代表的伊斯兰风,还有融合花儿、民歌、秦腔眉户音乐元素为一体的塞上风;尤为具有代表性的便是.回族山花儿‘,总的来说,宁夏回族民歌在长期的传播演变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三大类:劳动号子、山歌、小调。其中,山歌中的花儿独具特色,是宁夏地方特色的重要体现,花儿所表述的内容极为丰富,涉及历史、正治、经济、文化、生活民俗等诸多方面,但很大一部分与婚姻爱情相关联。山花儿在宁夏还可分为川区花儿和山区花儿两种,川区花儿大多是宁夏川区回族人民在田间地头所演唱的,音调较为平缓,曲调流畅舒展,旋律优美;山区花儿多是山区回族人民在山坡上放牧所演唱的,多用高腔、拖腔,曲调高亢豪放,旋律奔放悠扬。当然,宁夏作为回族自治区,在音乐方面自然也少不了经堂音乐。伊斯兰教作为一种文化载体,使阿拉伯、波斯文化与华夏文化在长期渗透交流中,逐渐形成中国化、地域化的特点。宁夏回族伊斯兰教在礼拜和日常宗教活动中从不使用乐器和乐队,只用最美最富有感染力的人声吟诵经文和赞美真主与至圣。其吟诵方式和礼仪程序等虽无二致,但其音调却因教派地域不同,同一文辞常有多种甚至10余种不同的音调。尤其是各地回族为弘扬宣传教义,也学习其他宗教的方法,用中国传统乐调和当地民歌创编了很多经堂劝化歌,在教化教民尊经事主、爱教爱国、遵纪守法、孝敬父母、团结互助、勤劳致富、远离邪恶和不良习惯等方面,起到了积极地作用,这也是中国回族伊斯兰教民族化、地方化的重要表现之一。

在宁夏回族民间器乐方面,品种繁多,同宁夏回族民歌一样与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习俗关系密切,凡民间礼仪、教化、祭祀、节庆及民间各式各样的传统娱乐民俗活动,都离不开民间乐器演奏。其中,最受群众欢迎和喜爱的有:口弦(口琴子)、埙(泥哇呜)、羊头弦子、羌笛(子)、苇箫、角笛(牛角号)、果核、咪拉秆子等。其中很多已被列入第一批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在全国乃至世界历史文化宝库中都占有一席之位。

在时代性方面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五十周年以来有很多不同时期创作的优秀作品,其中有五、六十年代编创的宁夏民歌《歌唱宁夏川》、《宁夏数花》、《宁夏川,好地方》、《塞上江南好风光》等,有七、八十年代编创的歌曲《宁夏川,我可爱的家乡》、《黄澄澄的土金灿灿的水》、《牧羊哥哥上了山》、《汗水浇出新生活》、《吆骡子》、《清平乐•六盘山》、《山丹丹花开六盘山》等,有九十年以后创作的歌曲《凤凰城迎宾曲》、《回回人》、《沙湖美》、《黄河漂流羊皮筏》、《白盖头、黑眼睛》、《六盘山高黄河宽》、《我们的家乡宁夏川》等,这些歌曲凝结了词曲作者的心血,不仅代表了不同时期群众的心声,同时也成为时代的印记;歌曲以其鲜明的地方特色、民族风格、独特的审美观以及优美动听的曲调深受群众喜爱,得到广泛传唱。

因此在宁夏回族自治区,有着丰富的地方音乐资源,这一点对于开发宁夏地方音乐校本课程是极其有利的优势及先导条件。

宁夏地方音乐课程的开发途径――在地方音乐课程资源具体的开发过程中,由于各校在办学条件、师资水平、生源质量等方面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所以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应根据本地区、本学校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制定学校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机制。通过资源调查、资源分析、资源规划等一系列有组织、有计划、分步骤地实际行动,从而实质性地推动课程资源的合作与共享,逐步建立以校为本的音乐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机制。开发和利用地方课程实施的各种条件,是开发地方课程资源的基本路径。地方音乐课程资源开发的方式主要有以下方面:

一、编写地方性音乐教材

.地方和学校音乐教育应结合当地人文地理环境和民族文化传统,开发具有地区、民族和学校特色的音乐课程资源。也就是说,各地、各校可以编写地方的音乐乡土教材和本校音乐补充教材,供教学使用。可见,地方音乐教材的编写是开发地方地方课程资源的重要途径。教材编写过程中,可以选编一些具有浓郁宁夏地方特色、并有艺术价值又符合学生学习的歌曲,并可附上乐曲文字介绍、曲调乐谱说明,对宁夏民歌的基础常识做比较系统而浅显的介绍。同时,要注意音乐教育与不同领域之间的结合,音乐与舞蹈、戏曲、影视、美术等姊妹艺术的结合。使学生不局限于某首歌或乐曲的学习,而是使学生了解到与之相关的文化背景,这样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开阔视野。

二、拓展音乐课堂的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是教师和学生为实现教学目标,完成一定教学任务,在教学过程中所采取的教学方式、途径和手段,这种活动包括两个行为主体:老师和学生。在具体实施中可以进行一下几点的尝试:

(1)通过音乐欣赏,让学生初步了解宁夏地方音乐的形式。

(2)通过宁夏民族器乐实践,让学生直观了解宁夏民族器乐的音响效果。

(3)组织学生对自己家乡的民族音乐进行调查,近距离接触民族音乐。将当地的民歌手和老艺人请进课堂。

三、营造校园音乐文化

校园音乐文化生活是学校音乐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校园文化是一种精神和气氛,是引导人和激励人的一种内在动力,是凝聚人心,催人奋进的一面旗帜。营造校园音乐文化在具体实施中可以:组织课外民族音乐兴趣小组或利用校园广播站、宣传栏开设民族音乐专题专栏等。

四、开发校外音乐教育活动

校外音乐教育活动就是学校教学以外的各种音乐教育活动,它能扩大学生的音乐视野,丰富音乐经验,巩固与提高学生在音乐课上所学的基础知识和技能,拓宽知识领域,发展学生的音乐感受、表现、创造、鉴赏能力。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组织学生下乡采风,搜集地方民族音乐素材,并带领学生参加民俗活动等。

开发地方音乐校本课程,不仅能够引起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拓宽学生所学音乐知识的范围,培养且提高学生音乐能力,还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接触音乐、学习音乐的艺术实践机会,扩大音乐视野,提高音乐修养。但是一定要注意一下几点:

(一)宁夏地方音乐校本课程必须具有鲜明的地域性。

我国幅员辽阔,每个地方音乐文化都具有独特的一面。地方音乐校本课程要发展,就必须充分挖掘当地特有的音乐课程资源,设计出能够充分体现出地方音乐特色的课程。

(二)宁夏地方音乐校本课程一定要具有民族性

我国是一个有着56个民族的多民族国家,每一个民族都有其独具特色的文化传统,这些文化传统是中华民族文化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宁夏地方音乐校本课程要在民族音乐文化传统中吸收养分,从而对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有效地保护、发展与创新。

(三)宁夏地方音乐校本课程要具有鲜明的时代性

地方音乐校本课程是随着地方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变化而变化的。后现代主义流派的代表人物多尔认为:.课程必须强调开放性、复杂性和变革性。‘如果地方音乐校本课程和学生生活时代特征具有很大的脱节,即使体现了地方特色,仍然会因为和当前社会生活联系太少,难以引起学生们的关注与兴趣,就谈不上促进作用了。

然而,新课程改革能否顺利实施,关键是在于教师的素质能否适应要求,因此,当务之急是加深教师对新课程的理解,提高教师实施新课程的能力和水平,使教师尽快走进新课程。

首先,教师的角色将发生重大的转变,由传授者转化为促进者,由管理者转化为引导者,由居高临下转向与学生的平等对话。

我国长期以来形成的传统师生关系,实际上是一种不平等的关系,教师不仅是教学过程的控制者、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教学内容的制定者和学生学习成绩的评判者,而且是绝对的权威。多年来,教师已经习惯了根据自己的设计思路进行教学,他们总是千方百计地将学生虽不大规范、但却完全正确、甚至是有创造的见地,按自己的要求.格式化‘。 新课程强调,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交往意味着人人参与,意味着平等对话,教师将由居高临下的权威转向与学生的平等对话。

第二,教师要具备课程开发的能力,增强对课程的整合能力,提高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机结合的能力。

在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传统课程理念下,教学计划或课程计划是教学的.法律文件‘,它规定的教学是不允许任意改动的。在这种教学计划控制下的教学模式压抑了学生的革新化成长,扼杀了创新型人才的出现。同时,教师也应具有构建课程计划,实事求是地调整、组织课程结构的能力,也就是说教师应根据本地区本学校的实际情况,合理组织教学目标的基本组成部分与分类,设置综合课程,教学目标是教学的基础,良好的目标应该是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要。

第三,指导学生开展研究性、探究性学习,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注重学生的亲身体验,引导学生将知识转化为能力。

新课程改变课程内容繁、难、偏、旧和过去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同时,教师也必须通过自身的教学实践活动和行动研究,根据实际情况重新设计与生活以及现代社会科技发展相联系的教学内容。因为,新课程的内容更注重学生的体验和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如果教师仍注重书本内容,只作为传授解惑者的角色,那将被视为不合格的教师。因此,新课程目标下的教师必须具备设计课堂教学的能力、教学实践能力和教学科研能力。

第四,由重知识传授向重学生发展转变,由重教师.教‘向重学生.学‘转变,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由统一规格教育向差异性教育转变。

新课程改变课程实施过程中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指导学生直到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然而音乐课程在这方面似乎有着其得天独厚的优势。

传统的教师角色主要是以传授课本知识为中心,以掌握知识的多少为主要目的,体现在教学上以死记硬背为主要的学习方法,强化起主导作用;导致.题海‘战役和.填压式‘教学方法,以成绩作为衡量好学生的标准。而新课程的教学更注重的是学生的学习策略的运用,不以掌握知识的多少为目的,而是给学生提供知识平台,在学生学习过程中,教师只是指导和帮助学生主动参与,亲身实践、独立思考、合作探究。

另外,新课程目标还要求教师必须与其他教师、与家长以及行正管理机构保持良好的交流和合作关系。因为,教师无法单独对学生进行知识、方法、过程、情感、价值等多方面的系统指导,必须与同事或家长或行正管理机构合作,通过集体讨论研究的方式来解决教学中的问题。通过集体交流与合作,实现知识和经验互补和信息资源共享。

随着音乐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宁夏地方音乐课程将越来越受到音乐工作者的关注,它是音乐课程改革的必要支持,是对音乐课程资源的进一步发掘和补充,是对现有音乐课程的充实和改革,是确保音乐课程最大的实施范围水平、最大限度地达成音乐课程目标的基石。因地制宜地开发与利用地方音乐课程的资源是一个具有重要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的课题,是音乐课程与教学研究的重要课题。只有不断完善、不断调整现有音乐课程、把必要的民族民间音乐课程资源加以开发利用,从学校教育入手,才能适应社会快速发展的需求,使音乐课程符合我国现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的要求。

宁夏地区民族文化资源十分丰富,面对宁夏地区地方音乐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现状,如何筛选宁夏地方音乐课程资源?如何合理有效地利用宁夏地方音乐课程资源?将是今后着重关注的问题。

音乐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是一个很大的课题,设计教育学、教育哲学、课程论、教材论、教学论、资源论;就学科教育学而言还涉及音乐教育学、音乐教育哲学、音乐课程论、音乐教材论、音乐教学论等多门学科的知识。鉴于本人的研究水平和能力,我在总结他人先行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宁夏地方音乐校本课程的开发现状及对宁夏本地音乐校本课程教学资源的了解,提出了一些相应的看法,希望能够实现一些对宁夏地方音乐校本课程资源开发的有利补充。

音乐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是系统的,并在动态中不断生成、逐渐完善。本文只是针对宁夏本地音乐校本课程的相关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它不可能是地方音乐课程资源的全部内容。然而开发、利用地方音乐课程的脚步不会停止,音乐工作探究者们将在不断成熟的研究成果中获得更多的研究成果,不断完善音乐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从而促进新课程改革的深入与学生的发展。

大力开发音乐校本课程,不仅使民族民间音乐文化得到了发展,更是国家课程与地方课程的补充、延伸和完善,挖掘它的教育资源已经成为音乐教育改革的发展趋势。而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文化特色、风土人情,因此音乐校本课程的开发应注重地方特色,才能弥补国家课程的空缺,加强教育和地方的联系。地方音乐课程资源的开发应用有大量的工作可以做,需要不断地完善。.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传承与弘扬家乡的优秀音乐文化史生长在中国这片沃土上的人们的义务与职责。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弘扬要从我做起,从小做起,从素质教育抓起,只有这样才能达到以点带面地普及。面向21世纪,中小学音乐课程改革涉及的问题还很多,只要我们认真领会和贯彻音乐课程的新理念,不断探索、总结音乐课改实验的规律和经验,经过全体音乐教育工作者的不懈努力,我国的音乐课程改革实验工作必将取得丰硕的成果。

参考资料:

[1]《教育研究科学方法》孟庆茂主编,2001年7月。

[2]《音乐课程标准解读》王国安、吴斌著《走进新课程丛书》

[3]《音乐教育科学研究方法》马达编著,高等教育新视野丛书,2005年2月

[4]《音乐学科教育学》曹理主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12月

[5]《课程资源的理论构想》吴刚平主编,教育研究,2001年9月

[6]《忠央音乐学院音乐教育系硕士论文集》,忠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09年11月

[7]《宁夏回族文化艺术博览》杨玉经主编,宁夏人民出版社,2008年10月

[8]《宁夏宗教音乐》靳宗伟、刘同生主编,中国文联出版社,2002年9月

[9]《曹理音乐教育文集》曹理著,上海音乐出版社,2009年8月

[10]《中国学校音乐教育》马达著,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年12月

校本课程开发的特征篇5

关键词:现代性;职业学校制度;内涵;特征;体系

作者简介:张淼(1979-),辽宁本溪人,沈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讲师,辽宁师范大学教育学原理专业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基本理论。

基金项目:辽宁省教育厅一般项目.辽宁省产业结构变迁中职业教育变革机制研究‘(编号:W2014156),主持人:张淼。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5)13-0013-04

当前,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是我国职业教育改革的主要任务,而建立健全现代职业学校制度是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根本落脚点。我国著名学者顾明远认为,教育改革有多种层次,现代学校制度建设是中观层面的教育改革,并且因为任何宏观的教育改革都要落实到学校上,而微观的改革也必须在学校层面上进行,所以学校制度建设在整个教育体系改革中是一个最重要的环节[1]。可见,现代职业学校制度建设之于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及至对国家教育改革的整体深化意义重大。

《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国家提出要探索建立现代学校制度,但只是包括职业教育在内的方向性的正策指导。随后引发了关于现代学校制度的内涵、框架及建设路径的学理研究。然而这些研究主要集中于对中小学现代学校制度和现代大学制度的探讨,虽然对职业学校制度的建设有着借鉴意义,但缺乏对现代职业学校制度特殊性视角下的专门研究。2014年,国务院颁布《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明确指出要.完善现代职业学校制度‘,意味着现代职业学校制度已经走到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最前沿。关于现代职业学校制度的特有内涵、特征及体系框架成为亟需在理论上回答的问题,这是探讨如何完善现代职业学校制度的前提和基础。本文试图对这些问题进行初步探讨。

一、现代职业学校制度内涵

(一)现代

什么是现代?首先,现代是相对于古代、近代而言的时间上的概念,比如中国现代史指1949年以后的发展史。其次,现代是一种发展水平的描述,比如工业现代化。第三,现代是一种特征的呈现,是以大机器工业生产为推动力,转变社会生产方式和个体行为方式,进而呈现出的现代社会独有的价值诉求及行为特征的代名词,即现代性。这应是现代职业学校制度内涵的应有之义。

(二)制度

诺斯认为,所谓制度是一种社会的游戏规则,是人们设定用来约束人们行为互动的规则。也有学者认为,制度是由当时社会上通行或被社会所采纳的习惯、道德、戒律、法律、规章等构成的一组约束个人社会行为因而调节人与人之间社会关系的规则,是调节人与人之间利益关系的一种社会机制[2]。这里应把握制度的两点特征,一是依据并反映特定的社会价值取向,二是对主体间的互动行为的约束。

(三)现代职业学校制度

基于以上对制度的理解,现代职业学校制度就是职业学校在社会现代化进程中,为了协调各种职业学校办学及教育教学中利益主体之间的关系而制定的一系列的规范体系。它应是对职业学校办学及教育教学活动中的特殊主体间行为进行的规范,不同于中小学现代学校制度、现代大学制度,并与二者共同构成我国现代学校制度体系。

构建现代职业学校制度从根本上说是以现代社会价值观念为思想指导,通过制定规范体系协调不同利益主体间的关系,并促进职业学校的办学充满活力的过程。现代职业学校制度已经成为促进现代社会发展的核心制度,呈现出若干现代性的基本特征。分析职业学校办学及教育教学中的利益主体构成,包括两个层面,一是与学校相对应的正府、社会(企业行业);二是学校内部的管理人员、教师及学生。现代职业学校制度,应该是围绕这些主体而设置的一整套制度体系。

二、现代职业学校制度的基本特征

现代职业学校制度设置应折射出现代社会发展转型中总的现代性的价值追求,即理性、明主、平等及人文主义[3]。实际上,教育制度通常更直接受经济体制和正治体制的影响,同时也对经济体制和正治体制的转型发展起到支撑作用。纵观世界范围内的职业学校制度建设的经验,都是在国家现代化转型发展中,开始构建完善现代职业学校制度,以达成构建完备灵活的职业教育体系及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目的。这些现代职业学校制度的构建呈现出一些基本的现代性特征。

(一)尊重理性、明主化特征

明主是现代社会的基本价值诉求。以机器大工业生产为标志的现代社会,使人从繁重的劳动中解放出来,人人有追求平等、获得充分发展的权利。社会也更尊重人的理性及个人需求,提供每个人充分发展的机会和渠道。因此,现代职业学校制度也应以这一基本社会价值诉求为其基本价值导向,为建设明主社会培养未来的社会公民。制度设计中更注重.人‘的存在,保护不同主体的民利。

(二)国家统筹、法制化特征

明主社会的重要社会制度就是法制,依法治国也是我国在现代化建设中的根本治国方略。如何协调学校与正府、行业企业之间的关系,国家统筹、法制化推进是共同的国际经验。尤其是对学校法人地位的确认与保护、充分发挥职业学校办学自、规范正府的责权范围、推进行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是各国职业学校制度建设中解决的核心问题。

(三)竞争机制、市场化特征

现代经济体制的转型,主要是要建立市场经济体制,说到底是引入竞争,充分调动各种社会资源,发挥主体能动性。职业教育是一种需要与产业经济密切对接的教育类型,要求尽可能地调动各种社会资源参与职业教育,同时必须发挥职业学校办学的主体能动性。因而.市场机制‘的引入是职业学校办学体制建设的必由之路,包括办学体制的多元化、投资体制的多元化,只有这样才能建设充满活力的职业教育。

(四)鼓励创新、人本化特征

对于理性的尊重、个体独特性的关注,是现代社会的基本价值取向。即使是在以往社会价值取向占主导的职业教育领域,我们也看到了日趋明显的人本化特征。这一方面是社会进步带来的个人价值的回归,同时也是现代社会发展对应用技能型人才素质要求正在发生根本转变的体现。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国家竞争力越来越集中于人才的创新能力上,而且不仅体现在基础研究领域,更体现在应用技术领域,因此,现代职业学校制度无论从人才成长规律还是人才成长环境都更注重从学生发展需求为出发点,着力培养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完备的职业教育学制体系、终身教育理念都是这一价值诉求的表现。

三、现代职业学校制度体系

基于以上的特征分析,建设现代职业学校制度就是要构建一系列具有鲜明的现代性特征的有效协调各主体行为及关系的制度体系。

(一)简正放权的职业教育行正管理制度

我国目前的职业教育行正管理制度存在正出多门、行正越权等多重问题。要想激发职业学校的办学活力,必须理顺正府行正权力关系及范围,实施简正放权。英国学者尼夫(Neave,G.)在分析重构教育与正府关系、教育与社会关系时指出,要.努力将一种特殊形式的由外部界定的‘竞争伦理’作为学校的、因而也是教育制度发展的主要驱动力。‘[4]这似乎一语道破构建现代学校制度的价值基础。

首先,要以法制确定职业学校的法人地位,明确划分正府及学校的权利责任关系。做到正府不该管的不管,学校该管的能管。一方面正府统一职业教育的管理部门,将职业教育作为一个整体的体系来进行规划和管理,规范管理组织、方法、程序;另一方面,学校也应摆脱等靠要的固有思维,积极建立现代学校内部管理制度,建立灵活的教育教学改革机制,以适应主体性办学要求。

其次,积极引入第三方社会力量,参与职业学校办学的管理与改革,在正府和学校之间起到制衡、协调、规约的作用,尤其是建立行业企业积极并有效参与职业教育管理、办学、课程、教学等一系列制度规范。

(二)国家统筹、法治推进的校企合作制度

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的根本需求,校企合作制度是现代职业学校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负责协调正府、学校、企业之间的关系。这不同于教育行正管理制度,也不同于学校内部管理制度,它是协调职业学校与外部主体关系的特殊制度,同时与前两种制度密切配合相互支持。建立有效的校企合作制度与机制,是职业学校专业、课程、教学改革成功的最有力保障。国际经验表明,调动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积极性,必须靠国家统筹、三方机构协调、法治保障。

(三)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尝试多元的办学和投资体制

我国长期形成了正府办职业教育的单一体制,束缚了职业教育面向市场和产业发展的灵活性和主动性,这是不符合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的根本特征的。国际经验一再揭示,职业教育作为国家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终身教育体系的重要载体,必须由国家进行统筹协调和规范管理,但同时职业教育的质量是要依靠激发职业学校自身的办学活力的。这就意味着,除了国家统筹协调职业教育布局、规模以及专业、课程标准的编制与审核之外,职业教育的办学更多是要靠社会靠学校。引入市场竞争机制是有效的办法,实行多元主体办学体制,同时尊重投资主体的权益,谁投资谁办学,建立股份制办学模式。一方面吸引更多的资金投入职业教育,另一方面也促进多元主体参与职业教育的积极性大大增强。目前我国齐齐哈尔工程学院的办学模式就是这方面的有益尝试。

(四)明主决策的现代职业学校内部管理制度

我国目前职业学校的内部管理制度,大部分沿袭普通教育的科层管理设置,中等职业学校仿效中小学的校长负责制,高等职业学校则仿效大学的當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从职业教育的特性上看,这些内部管理制度均不符合现代职业教育的发展要求。职业教育是一种面向应用和实效的教育,要求对市场、职业的发展具有快速灵活的应答能力。对市场和职业发展最有发言权的人是专业教师、行业专家、企业管理人员,因此要求职业学校必须建立扁平化明主管理制度,建立明主决策的组织架构及机制,保障在学校发展、专业建设、课程设计、教学改革中,专业意见的充分表达及采纳。这也是应对市场化竞争的最有效的管理制度。建立专家委员会评议制度,建立评聘灵活、自由流动的人事制度,是职业学校内部管理制度的核心。

(五)完备灵活的职业学校课程制度

所谓课程制度,是学校共同遵守的、落实课程计划和课程方案、有效促进学校课程实施与课程开发、课程管理与课程评价的一系列规程和行为准则,是学校实现课程自主更新的机制[5]。职业学校的课程是人才培养的核心载体,课程方案、课程开发、课程实施与评价是职业学校办学的核心工作。现代职业学校的课程制度必须在课程方案设计与开发阶段就秉承培养创新性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宗旨,以及人本的价值理念。提供灵活多样的课程模式,设计多种人才成长方案,满足学生的个性化成长。同时,不仅关注学生的专业能力的成长,更关注其对未来职业的参与设计能力的培养,以及对人与自然、环境关系的关照。德国的学习领域的课程制度改革理念及实施经验,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参考蓝本。

(六)以人为本的现代教学制度

教学制度是在日益复杂的教学活动发展中形成的一整套引导教师和学生行为的规范。现代职业学校的教学制度,就是要引导师生价值观转变的基础上,展开人本的教学活动,包括教学自由、教学平等、教学宽容。

教学自由,意味着要充分尊重教师教的权利和自由,同时要充分重视学生学习的权利和自由。教学制度的设计要注意标准和自由度的把握,既要保证课程计划的实施,同时给教师充分的专业教学自,毕竟培养创新型的学生需要创造性的教学。同时,学生的主动性发挥是职业教育教学的根本要求,教学制度也要基于学生充分的选择权和发展权。

教学平等,现代学生观认为学生是发展中的人、独特的人,是教学活动认识的主体、权责主体,教师与学生间不再是传统刻板、僵化的知识授受关系,而是一种合作、明主、共同学习、共同进步的关系[6]。现代职业学校教学制度应促进这种平等基础上的新型师生关系的生成。

教学宽容,宽容品质应是现代教学制度必须具备的人文精神,现代教学制度所追求的人的个性发展的核心价值将打破目前学校教育只关注人类集体发展的一元论教学模式,充分重视人的主体地位、促进人的个性现展已经成为现代学校教育教学的根本目标[7]。职业学校教学制度必须关照到学生的独特性,提供多元灵活的教育服务,促进学生个性成长基础上的专业发展。

我国现代职业学校制度建设,是在我国尚未完全建成现代化社会的情况下,适应经济体制、正治体制转型中的现代化发展需要而实施的制度创新。因而,必须在建设中注意适应性及发展性结合的原则。要适应我国目前的社会发展阶段,同时要放眼未来,发挥制度先进性对职业教育领域改革的引领作用。当然,现代职业学校制度还会随着实践不断丰富和发展,包括财务制度、职称晋升制度、学生管理制度、科研制度、后勤制度等,但是其基本价值导向是不变的,遵循则是正确的,否则就会与现代社会发展不相适应,出现阻碍、停滞甚至倒退。

参考文献:

[1]王丽.全面推进现代学校制度建设和管理创新[J]. 中国教育学刊,2012(2):90.

[2]樊刚.渐进改革的正治经济学分析[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1996:13.

[3]张淼.西方社会职业教育体系的现代性进程研究[J].职教论坛,2013(22).

[4]范国睿.正府、社会、学校――基于校本管理理念的现代学校制度设计[J].教育发展研究,2005(1):12.

[5]郭元祥.学校课程制度及其生成[J].教育研究,2007(2):77.

校本课程开发的特征篇6

一、地方课程在宏观课程结构中的地位和作用

地方课程,又可称为地方本位课程,或地方取向课程。它是地方教育主管部门以国家课程标准为基础,在一定的教育思想和课程观念的指导下,根据地方社会发展及其对学生发展的特殊需要,充分利用地方课程资源所设计的课程,地方课程是宏观课程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个国家的基础教育宏观课程结构大致由三个部分构成;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其中,国家课程是根据公民基本素质发展的一般要求设计的,它反映了国家教育标准,现了国家对各个地方、社区中小学教育的共同标准。每个地方、每所学校都应认真贯彻实施国家课程,以保证国家教育目标的实现。国家教育目标是制定国家课程标准的基本依据。地方课程则主要是根据地方经济和文化发展实际,以及地域特点设计的课程,它是不同地方对家课程的补充,反映了地方或社区社会发展的实际对学生素质发展的基本要求。同时,地方程对该地方或该社区的中小学课程实施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学校课程或校本课程必须在贯彻国家课程标准的基础上,以地方课程方案为依据来加以设计。

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学课程三者的关系及其比例不同,宏观课程结构的状况就有差别。在忠央集权课程管理体制条件下,国家课程在宏观课程结构中占绝对的主导地位。国家课程规定的是国家教育最高标准而不是起码标准,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没有应有的地位。而在地方分权课程管理体制下,国家课程门类较少,且它仅仅规定着中小学教育应达到的起码标准,而非最高标准。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居于主导地位,其中,地方课程是学校课程的基本依据。因而,从宏观课程结构状况来看,地方课程极大地制约着宏观课程结构。课程模式的多样化和课程结构的优化,主要是通过设计多样的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来体现的。

从课程结构的构成来看,地方课程直接影响着宏观课程结构的状况,缺乏地方课程,或者地方课程所占的比例不恰当,都不利于优化宏观课程结构。从地方课程与国家课程和学校课程的关系来看,一方面,地方课程既是国家课程目标在特定社区条件下的具体化,又是对国家课程的补充;另一方面,地方课程是研制学校课程或校本课程的重要依据,校本课程不能完全脱离地方课程资源和社区发展实际来体现学校特色,它需要将地方课程具体化。因而可以说,地方课程是沟通国家课程与学校课程的桥梁。从课程与学生、社会的关系来看,地方课程也是联系学生与社会的纽带。地方课程的设计特别强调学生与社会的联系,发挥地方和社区课程资源的教育作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以及参与社会生活和社区实践的能力。密切学生与社会实际和社会生活的联系是地方课程对学生发展的重要作用。

二、地方课的基本特征

从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和课程实施等方面看,地方课程具有以下区别于国家课程和校本课程的基本特征。

(一)地方课程的地域性特征

地方课程是不同地方根据特定地域或社区社会发展及其对学生发展的特殊要求,以及特定的课程资源设计的课程,因而,在适用范围上具有鲜明的地方性或地域性,特定的地方课程只适用于特定的地方和社区中小学。

我国幅员辽阔,地方经济、文化发展水平差异很大,不同地方或社区社会发展的要迥异,不同地域可资利用的课程资源也不尽相同。这就要求各地方、甚至各社区教育主管部要研究地方实际,开发适合本地、本社区的地方课程,以便优化中小学宏观课程结构。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历史条件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开发地方课程成为不同经济、化发展水平对课程建设的时代要求。因而,地方课程设计要充分研究地方社会历史条件和现实状况,挖掘地方课程资源,设计体现地域特色的课程。

(二)地方课程的针对性特征

从课程目标上看,地方课程是针对地方实际设计的,它的基本目的是满足地方或社区发展的实际需要,加强学生与社会现实和社区发展的联系,使学生了解社区,接触社会,关注社会,学会对社会负责,关心社会,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地方课程的设计与实施,有利于克服课程脱离社会生活的弊端。地方课程设计应充分反映地方或社区发展的现实和要求。在一百年前,杜威为儿童设计的课程中就包括乡土历史探讨、社区经济研究等课程。这些课在目标上除了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外,另一重要的目标就是针对时展的需要,密切生与社区发展和社会生活的联系。在本世纪60~70年代,我国各县市中小学课程结构中,曾设计过有关地方课程,如乡土历史、乡土地理等等地方课程,编订了适合不同地方特色的地课程教材。这些课程满足了不同时代的需要,在课程目标上具有一定针对性。

(三)地方课程的时代性和现实性特征

从课程内容上看,地方课程不同于国家课程中的学科课程,它不刻意追求理论知识的系统性、连贯性和深刻性,及其对学生智力发展的认知功能,但它特别强调课程内容的时代性和现实性。

要密切学生与社会生活和社区发展的联系,必须充分利用社区课程资源,以专题等各种式设计反映社会生活和社区发展现实的课程内容,体现地方特色,促进学生认识社会,了解会,关心社会发展,参与社会生活。在内容设计上,地方课程应具有突出的现实性,以专题综合的形式组织内容。如果地方课程仍然是以学科的形式来设计课程内容体系,我认为是有于地方课程的价值的。我国有些地方把计算机、英语、礼仪作为地方课程来开发和设计,实上,这些所谓的地方课程根本不能反映地方特色,课程内容不能体现地方或社区发展的现实和时代性特征,而且这些课程逐步成为我国各个地方中小学共同课程。地方课程的内容应以区或地方社会生活和社区发展的现实为依据加以系统设计。

地方课程在内容上,要向学生传授参与社会生活和社区发展应具有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关于地方或社区的基本知识,如地方或社区历史、地理、经济、文化、社区结构等等,及参与社会生活的基本能力,如社区研究、社区发展规划、社区服务等各种公益劳动等方面的基本能力。总之,,地方课程在课程内容上要体现鲜活的现实性。

(四)地方课程的探究性和实践性特征

地方课程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以及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培养和发展学生应地方或社区发展需要的基本素质。因而,在地方课程实施中,学生的学习活动方式不应是接受式的,而应是探究式的、实践式的。学生在学习关于地方和社区基本知识的基础上,研究区现实问题,探究每个社会成员适应社区发展需要应具有的基本素质。同时,通过参与社区活、社区服务等各种活动,在实践中培养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能力。

三、地方课程开发与设计应注意的问题

(一)处理国家课程标准与地方课程方案的关系问题

(二)现行的国家课程标准存在一些问题,比如,课程标准过高,它是最高标准,而不是基本标准,相当一部分老少边穷地区的中小学难以达到国家课程标准规定的要;程门类过于齐全,1992年颁布的九年义务教育课程门类太多、太全,国家课程(主要是学科课程)小学9门,初中13门(不包括短期的职业指导课),再加上国规定要开设的一系列活动课,超过24门,这在世界各国基础教育的国家课程中少见的。国家课程标准是开发地方课程的依据和基础。在现行状态下,地方课程发究竟有多大空间,是值得思考的。由此看来,开发地方课程就需要调整国家课标准。

当然,调整国家课程标准,开发地方课程,并不完全意味着将国家课程标地方化;从地方程管理体制上看,地方课程开发涉及切实下放课程设计权力的问题。前地方课程管理统得过死,缺乏灵活性。在当前地方课程研究中,出现了把.省市课程‘为地方课程的倾向。即在地方课程开发时,出现以省市为地域范围,不以区县甚至更小地理空间为地域范围的现象。如果认为地方课程实质就是由省市教育主管部门设计的课,显然是对地方课程的一种误解,它势必导致在地方课程开发上,区县甚至更小的地域没地方课程设计权。其实,在一个省、一个市范围内,各个地方经济、文化发展以及课程资源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地方课程开发应给区、县或学区甚至更小的地方以较大的权利,得过死,也不利于地方课程建设。

地方课程开发在课程目标上关照社会不够,人本取向和社会取向联系不够紧密。地课程设计大多注重当前社会条件下学生的各项基本素质的培养,如学生的竞争意识、创意识、承受挫折的能力、自理能力等方面得到了应有的重视,但对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会实践活动能力培养注重不够。在课程目标设计上,忽视把学生融入到地方或社区生活发展的历史过程之中去。一句话,课程目标关注个人较多,关注社会较少。这是不利于分发挥地方课程育人功能的。

(三)地方课程结构问题

地方课程门类设置、课内容设计的基本依据是地方或社区发展的实际,以及地方课资源。在课程门类设置上,地方课程设置要考虑特定地域和社区发展的经济、文化以及会生活的现实,设置有利于把学生融入到社会生活之中的课程,使地方课程结构体现出浓厚的地方特色。不应把在大多数地区开设的共同课程、必修课程作为地方课程。而应从地方实际出发开设一些像地方或社区历史、地方或社区地理、地方或社区经济、地方或社会文化传统等课程。课程内容的设计也应充分挖掘地方特有的课程资源,并形成体系。

(四)地方课程的教学实施问题

地方课程实施应强调学生对地方或社区现实问题的研究与思考,将课程内容以题的形式加以设计,组织学生通过调查研究,探讨问题,并适当地参与社区实践活动,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和社会活动能力。如果地方课程也如同国家规定的学科课程一样,纯通过系统的地方教材学习,脱离社区或地方历史与现实问是毫无价值的。我主张,地方程的实施应以探究和实践活动为主,多开展地方历史研究、地方地理研究、地方经济研究、地方文化传统研究等活动。

校本课程开发的特征篇7

[关键词]MOOC;高职高专;重构课程;教育模式

[DOI]10.13939/ki.zgsc.2016.31.207

1引言

MOOC是大规模的(Massive)、开放的(Open)、在线(Online)课程(Course)[1],有观点认为2007年美国犹他州立大学的David Wiley教授基于Wiki发起的网络开放课程.Intro to Open Education(INST 7150)‘和2008年加拿大里贾纳大学(University of Regina)的Alec Couros教授开设的网络开放课程.Media and Open Education(EC&I 831)‘,是慕课的前身。[2]

MOOC作为一种全新的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模式,一经兴起就在各国高等教育中备受青睐。斯坦福大学计算机学家科勒和吴恩达,在2012年7月共同创立了在线教育公司Coursera,旨在同世界顶尖大学合作,在线提供免费的网络公开课程。

2中国高等教育的MOOC发展历程

MOOC模式的兴起与互联网技术的进步、滞后的传统教育模式、高等教育的成本大幅攀升、未来职业教育的需要等因素息息相关,从建设MOOC的实践与思考来看,目前中国大学对MOOC建设基本上已经形成五点共识:

(1)要建设中国的MOOC平台,无论是从意识形态、价值取向,还是从加盟国外MOOC平台的费用和成本来看,这都是必然选择;

(2)认为MOOC不同于开放教育资源(OER)和视频公开课,它有教学过程和教学参与;

(3)认可翻转课堂、O2O的混合学习模式;

(4)要加强教师培训,尤其是针对非计算机专业的教师,要加强对其进行在线课程资源建设、教学组织实施等方面的培训;

(5)要加强课程建设与运行的成本控制,尽量利用常规条件和服务来建设MOOC,这也是高校自主推进MOOC的必然选择。

MOOC是学校教育在.互联网+‘模式下的扩展与延伸,中国高等教育的MOOC发展历程大致可以分为五个阶段:

(1)各大知名院校开设国际MOOC;

(2)国内高校引进精品MOOC课程,列入教学计划;

(3)开发本校SPOC课程,应用于本校教学;

(4)教育部出台相关正策,鼓励、推进MOOC应用;

(5)校企联盟,加大学校MOOC应用开发,提升学校品牌。

3高职高专院校教育的特征

教育部教职成〔2015〕6号文件《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指出,要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高职高专院校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

(1)强化教学改革,完善教学保障;

(2)改善专业机构和布局,推进示范专业建设;

(3)提升系统化培养水平,多方式衔接。

《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指出,高职高专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主要组成部分,其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特征是:[3]

(1)以培养高等技术应用专门人才为根本任务;

(2)以适应社会需要为目标、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和培养方案;

(3)以应用为主旨和特征构建课程和教学内容体系;

(4)实践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并在教学计划中占有较大比重;

(5).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是提高高职高专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

(6)学校与社会相结合、师生与用人单位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人才培养的基本途径。

高职高专教育区别于普通教育、高等教育的几个显著特征:

(1)高职高专教育需要个性化教育;

(2)高职高专教育具有开放性和灵活性,知识更新速度更快;

(3)高职高专教育注重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学生参与度比较高。

4MOOC在高职高专院校教育中的应用

由高职高专院校教育的特征可知,MOOC在高职高专院校中的应用要适应高职院校教育目标的需要,要借助MOOC教学理念,重构课程,创新教学模式。

4.1重构课程

高职教育课程体系重构为:通识课程、基础课程、专业课程;

通识课程的特点是:完整的课程体系、课程秉承慕课理念、.双师型‘资深教师授课、线上线下活动相结合、深化职业素养和专业培养的高度融合;

基础课程要以.夯实基础、培养能力、提升素质、服务社会‘为理念;

专业课程分为认证课程和校本课程,其中,校本课程是高职院校根据自身专业建设的MOOC专业课程,是高职院校建设的核心,是强化学校办学特色和优势的重要手段,优质的校本课程是学校办学实力和师资水平的重要体现。

4.2创新教学模式

将MOOC教学理念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融合,开发基于MOOC的.一站式‘的教与学平台。

一站式的教与学平台的建设原则是:资源丰富、课程建设简单、教学模式灵活、可以进行教学数据采集与分析,在教学平台下可以采取灵活的教学组织形式,支持各种教学模式(纯网络教学、翻转课堂、辅助教学等)。

4.3校企合作,共建资源

学校的资源建设途径单一,可以借助企业的专业建设队伍的力量,共建MOOC资源平台。在专业课程开发过程中,借助专业建设企业的力量,进行专业调研、岗位能力分析、专业课程结构规划、人才培养模式分析与制定、课程标准的分析与建设、课程结构的划分以及评价体系的制定等一套完整、可行的方案(如图1所示),并进行学校、专家、行业三者之间的多循环的综合论证,优化方案(如图2所示)。

图1专业课程开发流程

图2三者循环论证

5结论

MOOC在高职高专院校中的应用模式多种多样,需要在时间和实践的检验下,寻找一种适合高职院校自身的一种模式,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在专业教育和创新教育是MOOC在高职院校中的未来教学改革的方向。

参考文献:

[1]唐菁,方东权.由慕课引发的高校信息素养教育的思考[J].理论与探索,2015,10(38):42-45.

[2]李青,王涛.MOOC:一种基于连通主义的巨型开放课程模式[J].中国远程教育,2012(3):30-36.

[3]赵月桃.高职高专院校产学合作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职业技术教育学院,2014:7-8.

[作者简介]李金旭(1986―),男,河南郑州人,硕士,助教,郑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研究方向:计算机网络、智能算法、校园信息化。

[基金项目]云南财经大学科学研究基金项目(教学研究项目)(项目编号:YC2015C14)。

校本课程开发的特征篇8

>> .排舞‘推广的意义及策略研究 在普通高校推广排舞运动的可行性分析 普通高中构建教师自能发展的策略研究 对普通高中后进生的转化研究 项目教学在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排舞项目在高校体育选项课中推广的探究 浅谈健身排舞的多元特征及其推广价值 排舞在高校阳光体育运动推广中的作用研究 普通高中实验室废液量及其主要污染物的研究 普通高中出国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研究 对普通高中学校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提高策略的探讨 对普通高中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提高策略的探讨 排舞的基本特征及推广的研究 普通高中开设美术模块教学的问题与策略研究 普通高中数学小班化课堂教学的策略与研究 普通高中校本课程开发的策略研究 普通高中学生英语学习的困难及转化策略研究 普通高中课堂教学优化的具体实施策略研究 普通高中语文课堂有效教学的策略研究 普通高中英语教师课程能力提升的校本策略研究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2] 陈琛.高校公体课排舞课程教学探讨[J].科技创新导报,2010.

[3] 林育隆,郑幸红.排舞进入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可行性研究[J].漳州师范学校学报,2010.

[4] 焦敬伟,郑丹蘅.对新兴休闲运动.排舞‘及其推广的 研究[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8.7.

[5] 孙林.健身排舞的基本特征及其价值研究[J].湖北体育科技,2008.9.

[6] 李芬兰.排舞进入青海高校体育课的可行性分析[J].青海大学学报,2010.4.

猜你喜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