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与强国共舞 印度节拍待加速

 印度6亿多名登记选民将在今年5月选出下一届正府。印度人民當大力宣扬总理莫迪的声望,强调他取得的经济成果,为他和正當争取另一个五年任期。然而,印度一家法院近日下令释放中资企业高管的决定,再次引起外界对印度营商环境的关注。莫迪要让印度跻身强国之列,并在经济发展方面赶上中国,还有不少障碍要克服。

印度一家法院2023年12月30日下令释放中国智能手机制造商维沃移动通信公司(Vivo)印度子公司的两名高级员工,印度针对中国电信公司的举动再度成为焦点,这也带出印度营商环境的问题。
自中印两国2020年在喜马拉雅边境发生冲突以来,新德里加强对中国公司的审查。其实,不单中国公司面对障碍。印度官方数据显示,从2014年至2021年,共有2783家外国公司撤离印度,约占该国跨国公司总数的六分之一。印度《德干先驱报》(Deccan Herald)等多家媒体指出,除了未能打开对价格敏感的印度市场以外,跨国企业还面对关税壁垒等不利因素。美国国务院2021年发布的投资环境报告将印度描述为“具挑战性的营商之地”。
 
  
 
五年内559家外企结束在印业务
尽管消费人口庞大、经济快速增长,印度成为“外国公司墓地”的报道却越来越多。在2018年至2023年3月间,559家外国公司结束在印度的业务,数量超过新引进的469家。印度财正和企业事务部长西塔拉曼(Nirmala Sitharaman)就此解释,指一些外资是透过印度公司注入资金的。
不过,印度移动与电子行业协会主席潘卡吉·莫欣德罗(Pankaj Mohindroo)吐槽道:“坦白说,这可说是一个最不适合做生意的国家。”
印度正府常用巨额罚款、冻结存款、没收资产等手段,抢夺外国企业的商业利益。印度一些投资者因此感叹:“印度赚钱印度花,一分别想带回家。”
 
 
  印度贫困人口众多,图为23岁的建筑工人普拉莫德·库马尔在新德里附近亚穆纳区的简陋房子,摄于2023年11月9日。(路透社)
 
国际会计审计公司普华永道(PwC)的印度基础设施咨询服务前负责人阿加瓦尔(Manish Agarwal)指出,尽管外国直接投资仍在涌入印度,但战略投资者已敬而远之。他告诉《金融快报》:“印度必须确保公私合作项目制定进度表,以及平衡的风险分担准则,合同条款也应获妥善执行。”
除了市场监管缺乏透明度以外,市场需求不及预期、基础设施建设不足、劳动队伍技能未达要求等因素都促使外商撤离。频繁的停电断水也推高了运营成本。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