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玄奘译本(附注释解读),转发功德无量!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玄奘译本(附注释解读),转发功德无量!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全文注音】

bōrěbōluómìduōxīnjīng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guānzìzàipúsà,xíngshēnbōrěbōluómìduōshí,zhàojiànwǔyùnjiēkōng,dùyīqiēkǔè。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shèlìzǐ,sèbùyìkōng,kōngbùyìsè,sèjíshìkōng,kōngjíshìsè。

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shòuxiǎngxíngshí,yìfùrúshì。

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shèlìzǐ,shìzhūfǎkōngxiāng,

舍利子,是诸法空相,

bùshēngbùmiè,bùgòubùjìng,bùzēngbùjiǎn,

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

shìgùkōngzhōngwúsè,wúshòuxiǎngxíngshí,

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

wúyǎněrbíshéshēnyì,wúsèshēngxiāngwèichùfǎ,wúyǎnjiè,

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

nǎizhìwúyìshíjiè,wúwúmíng,yìwúwúmíngjìn,

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

nǎizhìwúlǎosǐ,yìwúlǎosǐjìn。

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

wúkǔjímièdào,wúzhìyìwúdé,yǐwúsuǒdégù。

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

pútísàduǒyībōrěbōluómìduōgùxīnwúguàài。

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

wúguààigù,wúyǒukǒngbù,yuǎnlídiāndǎomèngxiǎng,jiūjìngnièpán。

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

sānshìzhūfó,yībōrěbōluómìduōgù,déānuòduōluósānmiǎosānpútí。

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gùzhībōrěbōluómìduō,shìdàshénzhòu,shìdàmíngzhòu,

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

shìwúshàngzhòu,shìwúděngděngzhòu。néngchúyīqiēkǔ,zhēnshíbùxū。

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

gùshuōbōrěbōluómìduōzhòu。

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

jíshuōzhòuyuē:

即说咒曰:

jiēdìjiēdì,bōluójiēdì,bōluósēngjiēdì,pútísàpóhē。

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

《心经》明心居士念诵,建议WIFI下观赏

【心经全文】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玄奘译本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即说咒曰: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

  经名,整段话的概略意思是.透过心量广大的通达智慧,而超脱世俗困苦的根本途径‘。

.摩诃‘:无边无际的大、心量广大[1]。比喻宇宙万物大自然之间的规律与特质,约略相当于中国传统文化指称的道与广义的命。

  .般若‘为梵语音译,指通达妙智慧;

  .波罗‘为梵语音译,指到彼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有解脱挂碍的意思;

  .蜜多‘为梵语音译,意为无极。可联想比如蜜蜂采花酿蜜,能融合众多不同来源成分而归纳为一。  .心‘:根本、核心、精髓。一方面表示内容所探讨的主体重心,另一方面也表示全篇内容的重要性。

  .经‘:字义是线、路、径,引申为经典。代表前人走过的路途、独特而深入的经历或见解,借口述语言或文字记载来传承后世,以供人们做为参考指引。

天后王菲唱诵《心经》,建议WIFI观赏

【经文】

  心经经文以.观自在菩萨‘开头,以.菩提萨婆诃‘结尾(萨婆诃本为祝颂语,亦有观自在的意思,与经文开头相呼应)。.舍利子(舍利弗)‘是心经全文关键字词之一。

【起源】

  释迦牟尼佛初转法轮先说四圣谛,即苦集灭道。灭谛中提及涅槃,为了阐释涅槃的内涵及意义,佛陀更深入说明空性之理。第二转无相法轮,借由对空性的认知,证明烦恼是可以断除的,从色法到一切遍智空,一切法皆无自性。有些论师不了解甚深空性,佛陀便对无自性再做解释,第三转善分别法轮的《解深密经》、《如来藏经》、慈氏菩萨的《相续本母经》,详细说明心的体性是惟明惟知,具有原始自然之光明。

  《般若经》及诸部般若,为佛陀在二转无相法轮时所宣说,乃大乘佛法中之深法。在藏传的经论中经常提到:.佛说八万四千法门中,般若法门最为殊胜。‘

  《般若经》的内涵以空性为主,透过对空性的了解能断除烦恼障而得到小乘的涅槃,即声闻及独觉的菩提果位;也能够透过对空性的认识,再加上福德资粮的圆满,能彻底断除所知障而获得大乘的涅槃,即无上的菩提果位。因为解了空性贯穿三乘,故解空被称为三乘之母,诠释它的般若经亦称为母般若。《般若波罗密多心经》即是《大般若经》的心髓,全部般若的精义皆设于此经[2],故名为《心经》。

  佛说《心经》的缘起,是在灵鹫山中部,为诸菩萨声闻弟子所围绕,当时观自在菩萨正在观修般若波罗密多、专注思惟观修而照见五蕴皆自性空。心经主要内涵是舍利子与观自在菩萨有关空性的问答。佛出定后,认可菩萨所说,欢喜赞叹。

  心经内涵可分两种,显义与隐义。显义为观空正见,为龙树菩萨的《中论》所阐释。隐义则为现观道次第,间接显示空性所依的有法,为弥勒菩萨所造的《现观庄严论》所诠释。

  有学者认为《心经》经文结构之来源,大部分出于《大般若经》第二会观照品第三之二,即《大品般若》习应品第三)。.般若波罗密多是大神咒……‘一段,出于《大般若经》第二会功德品第三十二,即《大品般若》劝持品第三十四。咒文则出于《佛说陀罗尼集经》第三卷,般若大心陀罗尼第十六。故《心经》是出自《般若经》的精髓,附加密咒真言,同时奉请观自在菩萨为其说法主,才完成现今《心经》组织的型态[3]。

  《大般若经》中所开示之般若法门是专为已发菩提心之众菩萨们所宣说的。其最重要的观念在于以空性智慧觉悟诸法实相(即一切外在事物的名相,皆是自心的虚妄分别而已),既不体证、进入涅槃而自愿生生世世轮回生死救度众生,其行为看似有违一般所认知的脱离轮回观念,而实际上这才是《大般若经》开悟菩萨的主旨所在。因为以慈悲喜舍之心平等救护一切众生才是真菩萨行,而自己逃离生死轮回却弃众生于不顾则有违菩萨自度度他之初衷誓愿。

  在《大般若经》中数度出现.菩萨摩诃萨普为利乐诸有情故,求趣无上正等菩提‘与.观诸法皆空,不舍一切有情‘字句。此即表示若离开对众生的慈悲济度,则一切修行的意义则大打折扣,不能最终成就无上菩提正果。

【版本】

  《心经》是所有佛经中翻译次数最多,译成文种最丰富,并最常被念诵的经典。有广本及略本两种本子。广本具有序分、正宗分、流通分。略本只有正宗分。至今仍不断有新的译本出现,下面列出部分重要版本。

【梵文本】

  日本法隆寺藏两片贝叶经钞本[4]日本法隆寺贝叶是目前所知最古老的梵文本《心经》,原本现收藏于东京博物馆。相传此本原为迦叶尊者手写,后由菩提达摩传给慧思禅师,再经由小野妹子于推古天皇十七年(西元609年)传入日本[5]。净严和尚于1694年以梵文悉昙体手写抄录。穆勒(MaxMuller)于1884年转写成天城体及罗马拼音,传至欧美国家。1957年及1967年,孔睿校订梵文本。

  伯希和收集的梵文心经[6]巴黎,菲尔(H.L.Feer)校订之梵文本。原本现藏于法国巴黎帝国图书馆,CatalogueNo.967,为梵藏汉蒙满五本对照本,其梵文为兰札(lan-dza)字体。

《心经》汉音唱诵mp3下载:http://url.cn/Pdl9T9

《心经》梵音唱诵mp3下载:http://url.cn/KdBLmx

《心经》汉音念诵mp3下载:http://url.cn/QMZ82L

般若波罗密多心经解读

世人都是被愚弄者,甘于被自己的欲念所愚弄而不自觉(无明),一生深受欲念所驱策,使自己成为欲欲的工具,费尽心思,营营役役去追求意念中的欲欲,沉沦于争夺(色相)的尘境中而不能自拔。

(般若波罗密多心经),是观自在菩萨以自觉觉人的现身说法。其大意是:从般若的智慧,认识到一切事物的空相,因而了解自己的欲念所冀求的,在祗有循环而没有永恒的事物中,终归一无所得。在一切事物皆空的观念里,还有什么可执着?于是处人处事,都能客观地,从因果循环的定律而加以剖析,纵有苦果(恶因所生),也甘于承受(自作应该自受),人生的苦难,因此而得升华。在一切皆空的心念中,还有什么恩、怨、成、败?故对因缘而生,缘尽而灭的世事,都能淡然处之,烦恼自然得以解脱,因此转迷而觉,领悟修持常住不变的心,乃造就心不生念,心不存念,通达万缘皆空,别无我有的真如心境,得以从生死苦厄处境,度到解脱生死苦厄的另一境界(湼盘境界)之心得,作为修心者的法门。

般若——是智慧的意思,是一种纯真而具理性的智慧,是超然物外,没有任何事物或感情所可规范的智慧,有别于世间可为善,亦可为恶,受制于客观条件的智慧。世间的智慧,可从敎育,经验得来。然而般若的智慧,是要经过人生的磨炼,世事的冲击,对人与人之间有深切的体会,于观照中,觉悟间,从灵性中启发出来的,所以六祖说:(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世人欲求离苦得乐,达到清凈无染的境界,亦祗有以这般若的智慧去寻找。

波罗密多——意思是从生死苦厄的处境,度到解脱生死的另一境界(湼盘境界)。

心经——心,是心得,经,是途径。心经乃上契诸佛的心得,下契众生机宜的途径。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密多时,

由于万事万物,皆因众缘(因缘和合)而成。缘,本是生灭无常,如人的生、老、病、死,事物的成、住、坏、空,都依着循序而默默然转变,所以因缘而起的事物,祗是表面的常态,可说是一个假像,是暂时性的,故所有相(现象),皆非实相,因为万事万物都在流动中变化,前灭后生,因果相续,故所有相,祗能客观地存在,因为一切现象(相),都是时间性的存在而已,无实在可言,此亦时间改变一切的原因。人,原是生活在现在与过去的交替中,故有如幻如真的感受,所以世人便容易对事物主观地妄想执着,以妄想为依归,执着以从事,使意识浑噩于虚妄而苦恼的世道中,为短暂的欲念而斗争,因霎时的意气而亡命,殊不知(心本无生因境有。)因此觉悟的智者(菩萨)由观察而透彻认识一切虚妄迷惑的根源,对世事释然于心,无复为七情六欲所操纵,因而能自由自在地,以其超凡入圣之智慧,修持其功行至不为形累,不为物迁,从而达到一超然的境界。这境界是:心不生念,心不存念,通达万缘皆空,别无我有的真如境界。

观自在菩萨——以般若之智慧去观察妄惑而证悟真如,因而得解脱(自在),以现身说法众生的菩萨。

菩萨——觉悟的智者,是发大心自觉觉他的人。

因缘——世间事物的起源,是有其因由的。当因遇上了缘而又能和合,于是形成世间的事物。因,有如种子。缘,好比环境。种子(因)遇到适合的环境(缘),才能萌芽生长。可是环境(缘)是转变无常的。所以,当环境发生了变化(缘尽)而不适合种子的生长时,则种子旣往的生长过程,纵使如何茂盛,都会凋谢。世间的事物,本来就是因缘而生,缘尽而灭。

真如—无妄曰真,不变名如,为诸法之正体。

六根——眼、耳、鼻、舌、身、意等官能。

六尘——色、声、香、味、触、法,为六根所对之境界,故亦名境。

六识——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意识等感觉,是官能有所感染的反应。

有六根,然后有六识,有六识,然后有六尘。亦可说;六根因六尘而生六识。

六根,六尘,六识,各有其官能,境界,感觉等独立作用的界限,故名十八界。

法——一切事物统称为法,有形者名色法,无形者名心法。

相——诸法体状,谓之为相。

无相——诸法悉空,名为无相。

因果——因,为果之所由,故果从因有。是以有因必有果,有果必有因。因果从经云:(欲知过去因者,见其现在果。欲知未来果者,见其现在因。)人生之一切言行,都会构成因果,所以人生之际遇,寿夭穷通,完全是自己之远因,或近因所形成,是过往言行之后果。此为因缘果报,简称因果。善因者善果,恶因者恶果,善恶之报,如影随形。由于人生之际遇,寿夭穷通,是由过去错综复杂之因缘果报所造成,故不会因目前一念之善或恶而完全改变,所以行善者,仍不能逃避其远因所作之恶报,而作恶者,仍能享受其远因所得之福报,不过,当恶报或福报尽时,福报或恶报便会随之,因果历然。法华经云:(为是因,为是缘。为是果,为是报。)

空——佛家所说(空)之含意,是指宇宙之事物,无常住不变之实体,无时无刻不在迁流变化,不断生灭。所以,从深远一层去分析,就不难领悟宇宙之事物,原是虚妄而不实。事实上,宇宙之事物,纸不过是虚幻之过程而已。如能参透其中之真理,则人间之逆境与苦难,都会视作过眼烟云,不为痛苦所系缚,而得失亦不过时间上之差别而已。如金刚经所云:(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色、受、想、行、识等五蕴,乃世人意念之源,而意念每因.缘‘而演变成宇宙的事物,而宇宙的事物,亦因时移世易而变迁,因果循环而生灭,故从深远一层去认识,宇宙的事物,全是空相,幻存而已。可是世人因迷于自欺的空相,沉沦于眼前的色相而不能自拔,以至为利锁名缰,更因执着而困惑,外惑于境,内迷于心,形成因惑造业,因业受苦,此无明之苦,深受七情六欲所折磨,饱尝人生八苦,加之世人因五蕴而心念大作,使七情六欲相继而生,故心念不静,则性不明,其实心性本不二,只是动静迷悟之不同而已。性,犹如止水,清澈可鉴,反映人的本来面目,心念则有如波涛,纷乱起伏,使人意乱情迷,由此可见,性,乃心念未动前的心,然而世人为色相所惑,以至心念无法静止,水本无波,因缘生而有波涛,(如天时之幻变,环境的迁移等等。)当缘灭时,一切又归于平静。人生又何独不然?若能明心见性,

【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便能彻悟五蕴原属妄缘,一切都是幻相,无常,最终还是了无一物可得,凡事自然泰然处之,超然苦厄的感受,于是一切苦厄得以升华。所谓【万法所生,唯心所现。】茍能修心而得定力,对一切似真还幻的空相,无动于中,本着常住不变的心,便能自觉一切皆空。故自觉可以明心,明心可以悟道,悟道可以透彻认识虚幻的空相,空相一去,自然圆明寂照。于是,心境静时,无物无我;动时,随缘而不变,不变以随缘,以不变之心,应万变之尘缘,此无妄曰真,不变名如的真如实相,由此而生。于是五蕴于我何干?故尘缘而起之八苦,亦因为明因识果而得到升华。

心——心是随缘而幻生幻灭,在未能悟识有相皆空时,处于【无明】之中,是为妄心,能障蔽本性而生业,乃一切苦恼祸患之源。所以修心乃佛家第一要务,而佛家修心,以戒、定、慧、三学位基础。戒,是禁戒,戒做使身心蒙污之事,务求心安理得,无恶因,自无恶果。定,是禅定,使心无旁骛,不至于因色相之诱惑而起别心,至生妄念。慧,能断惑证真,使自性观照无碍,觉悟无相之相,方为实相,无心之心,才是真心。佛法就是从这三方面去解脱生死苦厄,证悟缘妄相空而返璞归真,回复自性。修证此三学,纵染污也可转清凈,纵有妄动,也可归于平静,纵是无明,也得彻悟。直至无染亦无凈,无动亦无静,无智亦无得,此万缘已空,别无我有之真如境界,才是自己之本来面目。心之为用:【是心作佛,是心是佛。】庶乎近矣。

无心——心识尽谢,故谓无心。

真心——心因事物而有,事物因心而显。(从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可以证之。)所以,心,如能不受客观之事物所繋,则心不为事物所属。故无事物所繋,不为事物所属之心,是为真心。

性——性是不可以言喩,只可自觉自悟,才能豁然开朗,才可有所得。如勉强言之,性是常住不变,博大圆满,于世间与出世间起种种善之妙用,具有慈悲,安详,智慧之本质。故对性如有所悟,则被尘境所掩盖之真性,倏然显现,此谓之见性。当心性融为一体,原来迷妄之心,亦因而圆明寂照,是谓之明心。故性亦即圆明之真心。

佛——佛之所以为佛者,乃胸怀豁达,心存慈悲,愼言愼行,自净其意,澄清妄念,转迷而觉,证悟缘妄相空,以自觉觉人为任,直至觉行究竟圆满,谓之为佛。即觉行究竟圆满之人。学佛是入世去体悟人生之无常无我,醒觉世事之虚妄,短暂,皆苦。感此苦集之人生,非修四真谛,八正道,不足以离苦得乐,非行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不足以自度度他,如非入世有此悟,了达无常无我,解脱我执法执,则无由出世,而得寂静涅盘。

性之异名——本性,自性、真性、本来面目、真心、真如、实相、涅盘等等,皆同体而异名。

业——由身、口、意所造。恶业、善业,必感苦乐之果,故谓之业因,其过去者为宿业,现在者为现业。一切因缘,随业而生,无业则无缘,无缘则无生死,如能消业净业,以至无业,便可了生死而超轮回矣。

五蕴——(蕴,积聚的意思。)

一、色蕴——佛家称万物为【色相】,乃四大假合而成,(地、水、火、风,为四大。)凡有形,有质,有障碍者,都名之为【色相】,而以本身之肉体为【内色】,余皆【外色】。世人之内色,常因执着而受外色所操纵,因而失却了自觉,由是心日蒙而性日远,本来空寂平静之心境,因心随境移而激起阵阵涟漪,甚至波涛,人生又何来安宁?

二、受蕴——乃对事物,对境遇,对感情,以至感觉等等,所起之反应。在顺境时为【乐受】,能起贪念,于五欲尘境中迷恋不舍。贪,有如咸水,兪饮而兪渴,兪渴而兪饮,终至不能自拔,所谓诸苦所因,贪欲为本。逆境时为【苦受】,能起瞋心,经云:【一念瞋心起,百万障门开。】一切罪业,由此而生。非顺非逆境时,处无苦亦无乐,为【中庸受】,能起痴心,痴心足以陷心性于愚昧。此外,更有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傲慢之心,处事犹豫,处人生疑的疑惑之心。此贪、瞋、痴、慢、疑,五者皆为烦恼之根源,陷心性于闇味,为明心见性之最大阻障。

三、想蕴——想生,则能思之心杂乱。相生,则所思之境历然。因情而生境,因境而生情,于观念中自我幻化,此由个人之观念所形成的虚幻,由于不知自觉,以幻为真,自我愚弄,烦恼自寻,以至身心交瘁。

四、行蕴——乃世人之所作所为。而世人之行为,常是不羁的,所以身、口、意、三叶,常由此而作。况且所做之事,难免有得失成败,好胜争夺之心,不期然而起,三毒的行业,于是如影随形,所以修【八道】以正其行是必要的。

五、识蕴——以个人的意念去识别一起妄相,于是每事每物都自我形成对立或差别,因而引起观点上的冲突。倘能不从分别上去认识世间,而从无分别去体悟世间,又何至沉沦于好胜争夺之中,无法起超越虚妄纷纭的意识,一个难以负荷之心理压力,因对立与差别的层面不同而永无止境地自我增加。加之世人因执着而羁于好胜,把一颗真如之心,激起无尽的狂澜,因此,大则为祸人间,小则得不到安详的寂静心境。苟能了解罪业本空由心做,心若亡时罪亦无的道理,则返璞归真,证悟内外如一,平等无二,超脱了你我,亦不过一念之间矣。

五蕴(亦称物阴)乃组成人身之五种要素。色(物质形成之肉体),由四大假合而有。受、想、行、识(精神主导),从妄念而生。

世间一切有形之物质,都是由四大(地—坚硬为性;水—潮湿为性;火—温暖为性;风—流动为性)构成。当四大分离(四种特性分散),任何有形之物质都会败坏。

佛说八大人觉经:【世间无常,国土危脆,四大苦空,五阴无我。】

生命离不开生(由无而有),住(成长住世),异(衰老变坏),灭(最终灭亡)。物质免不了成(成立),住(存在),坏(败坏),空(消失)的过程。

世间一切事物,或徐或速,不停变化,不断生灭,幻变而不实在,故佛家说【一切皆空】。

人生的我,只是一个肉体与精神之组合,称之为我的组合,实非我有,所以我不能改变肉体之变化(生,老,病,死),当肉体作四大分离,精神消散,一个号称我的我,消失得无处可寻!

【身同梦幻非真有,事比风云不久留。】悟乎此,则心结可解,无所执,亦无所住,照见五蕴皆空。

八苦

生、老、病、死、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五阴盛,统称八苦。

一、生苦——世人都以【生】为目的的工具,当心目中的目的不能达到时,于是感到生所带来的痛苦。其实,非有有,无以见无,非有无,无以知有,故有,必因无而显其用,是以人皆因无而求,求而生难,因难而起烦恼,殊不知【有】,不足以胜其身,因求【有】而大费,殆得不偿失,故知足不辱,一切随缘,非失诸进取之意也。

二、老苦——当人老气血衰弱,每事力不从心,引至生活上诸多不便,更感时不予我,去日苦多,那份不可言喩的身心痛苦,又岂足为外人道。

三、病苦——病,所引至六根的病楚,身心的煎熬,予人的负累等等,其苦,岂独个人的感受。

四、死苦——死的恐惧,难舍须舍,色身作四大分离,无由自择。

五、爱别离苦——所爱的人,生离死别,所爱的事物,破败遗失,因而引起难以言喩的痛苦。

六、怨憎会苦——所怨恨,所憎恶的人、物或事情,偏会遇上,至使感受上产生不明所以的痛苦。

七、求不得苦——所渴求,所祈望的人、物或事情,偏不能如愿,其内心的失落与绝望,只有身受者才能领略其中的苦况。

八、五阴盛苦——身(色)心(受、想、行、识。)之无常,变易,所引起之苦恼。设使能无视生死,又何来生死之苦?心无怨憎,又何来怨憎相会之苦?心无贪念,又何来求不得之苦?如能心空一切,又何至五阴盛苦?更无爱别离之苦可言。至于老苦,乃由于身体衰变。病苦,生于四大失调。此皆因果循环而起,可说是生的代价。由此可见,苦,是可以自我解脱的,可是,世人妄想执着,加上贪、瞋、痴所缠扰,色相所诱惑,故欲求自我解脱,难矣!佛法、慧、去修心,八正道去端正品行,从而改善世人的根性,以至回复清净无污的本性,成就德行无缺的完人。简而言之;佛法就是使自己身、口、意、三业。从自省中去自我检讨而获改善,因而得端正之品行,得以澄清妄念,转迷而觉,以至明心见性,证悟常住不变的真心,直至觉行究竟圆满而自我解脱。

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舍利子!事物的现象,姑勿论其为内色或外色,都不外是因缘而生,当缘尽而灭时,则又归于空,故说色不异空。由于缘是虚空的,当因缘而成一切事物的现象(相)时,空,于是成为各种色相,是以空不异色。空无色则无以显,色无空则无以成,故谓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舍利子——是佛陀十大弟子之中,智慧最高的,本经是菩萨给他所说的佛理。修行者的尸体经火化而烧不掉的物质,亦称舍利子。前者是人名,后者是物名。

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色身不异于空,则终无实体可言。故色身所随缘而灭的心法(受、想、行、识。)自然与色蕴一样,与空无异,与空认同,是为五蕴皆空。

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

舍利子!五蕴与根、尘、识、界,都是因缘所生的法。理解一切皆空。法,自然亦是空相。不过,事实上确有其体状的,否则就不会有【相】。虽然构成诸法体状的原质,没有本身的形态,甚至肉眼所不能见,然而其本性是真实常住而不变的,而且弥漫于宇宙之间,无处不在,此谓之【实相】,为万物之本体。当遇上了姻缘,便演变成种种不同的现象(形形式式的相),而缘灭时,一切形形式式的妄相,随之而幻灭,又回复其真实常住而不变的本体。所以,根本没有生、灭、垢、净、增、减可言,只是世人迷而不悟而已。世人在主观上所感受到的真实性与心目中所面对的真实相,纵使为时短暂,但表面上确曾有【相】的呈现,否则世人就不会被这妄相所愚惑。而世人所感受到事物的生、灭、垢、净、增、减,只不过未能证悟【空】的微妙道理,仅从表面的直觉上,感到有所变异而已。事实上,从五蕴演变中所浮现出来的一切(物质现象和精神现象),纵使有短暂的停留,终究会过去,所以,如能觉察其中的虚幻过程,那么一切法,在心目中,自然是虚妄的,因此一切所浮现出来的相(现象)都是空相,还有什么可生,可灭、可垢、可净、可增、可减。正如金刚经所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所以世人心目中的相,在不同的虚妄之心,就会产生不同虚妄的相(现象)。因此,世人就有无穷尽的困惑。所谓念从心起,若能心不生念,心不存念,自然万缘皆空。故金刚经说【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

如来——佛的十种称号之一。

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

既是五蕴皆空,故空中又何来色、受、想、行、识。故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意根等六根(官能)。色、声、香、味、触、法等六尘(为六根所对的境界)。与眼、耳、鼻、舌、身、意所起的六识(感觉)。以致所有因缘而起的物质现象和意念的活动所产生的感受等等,在时间改变一切的原则下,欲还原既往所曾呈现的现象(相)和感受是绝无可能的,因为时光是不会倒流,故一切都是虚幻的。五蕴与六根,六尘,六识和十八界,都是因缘所生的法,诸法本来就是空相,故于五蕴十八界中,还有什么可追寻?

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

没有一切执着的愚昧意念,也没有一切执着的愚昧意念的存在,以至没有老和死的意念,亦没有老和死的意念存在。

注:这段经文省略了十二缘起法最主要的流转次第所产生的轮回因果,而祗说都是空无的。在佛学中最难以使人理解轮回,在一切皆空的心念中,没有执着的必要,如华严经所言:(了达三界依心有,十二因缘亦复言。)

十二缘起(十二因缘)——众生生死之流转过程。

无明——过去因无明(起于妄念)而有之贪、瞋、痴,乃生死之根源。

行——依过去无明之行为造作而生之善恶诸业,至有十二缘起之生死流转过程。

识——神识执着[我]为实有,于是随业而寻求肉身之延续(轮回投生)。

名色——神识与父精母卵三缘和合而成胎,是为名色。

六入——名以渐具六官(眼、耳、舌、身、意)。

触——出生后与外境接触。

受——与外境接触而生感受。

爱——对外境生爱欲。

取——爱欲之求取。

有——因爱欲之求取而造业,随业而有未来之生。

生——从业缘而有生(身)。

老死——再有生(身),又因无明而造业,直到老死。众生于是永远随业而轮回于六道之间。

(溯其源流,无无明则无业,无业则无十二缘起,无十二缘起,又如何来生、老死。空无无无明,乃至空无无老死,因缘俱灭,心相皆尽,入无余湼盘。)

轮回——如轮之转,环回不息。比喻众生由业因差别而生生世世轮回于六道(地狱、饿鬼、畜生、阿修罗、人间、天上。)之间。增一阿含经:(吾是神识也,吾是形体之具也。)我,不过是神识与无形体之组合而已。

众生之心识灵妙不可思议,故谓之神识,神识很抽象,既无实体,亦无形态,莫可名状,因五欲而生难解之无形心结,此心结不但烦扰终生,亦是轮回种子。

人之神识因欲染以至无明,在行为造作上,种下种种善恶之业因,由业因而生业力,神识受业力之牵引而去承受善恶之业果,此乃不能逃避之因缘果报。

成实论业因品:(业是受身因缘。)业乃生死死生之连系枢纽,为生生世世轮回之因。人之阿赖耶识(亦称藏识,乃心识之一),蕴藏着无明之神识所造之一切业因,纵使原有之形体败坏,而神识在业力之推动下,受业缘的吸引而组合另一新的形体去延续,用以承受未来之一切业果,此乃轮回之因由。

如非归真寂灭,凡人虽死,其神识尚存,否则就不会有轮回。

无苦、集、灭、道。

当修行湼盘的大道时,百感不生,自然没有一切生、死、苦、厄的意念和因贪、瞋、痴的积集而招至的苦果。但世人因迷恋尘境的色相,以至集三毒(贪、瞋、痴。)而成八苦。设使明的迷的因是集,迷的果是苦,悟的因是道,悟的果是灭,那就是非修八道。不足以消灭苦的根源。盖迷的因果是世间的因果,悟的因果是出世间的因果也。然而,当成就湼盘的大道时,一切佛法,已无所用,如病愈药废,故说无苦、集、灭、道。

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

当彻悟一切皆空时,已无所谓智,亦无所谓得,因为已是万缘皆空,智无可用,得无可得。

四谛(谛,真理也。)

集谛——因积集贪、瞋、痴、三毒的行业而招至八苦,是苦的根源,为迷之因。

苦谛——人生作痛苦,可别为八,故名八苦,乃迷之果。

道谛——为求灭苦果,需修八道以去贪、瞋、痴的积集,是悟之因

灭谛——由于修八道,能无负于人,无遗憾之事,故能离生死,得寂灭,而获解脱,是悟之果。

世人每以生为可喜,死为可悲。而悟道者,视生固非可喜,死亦非堪悲,生死原是一体两面,乃本于循环自然之理。生命的过程,祗是一个有质感的梦,一切都会随梦境的完结而完结,故无悲喜可言。生命从有形而无形,归于自然而复其真,复以其真而启其后,乃得循环而恒久。是以(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生为死所附,死为生所依,一生一死,随缘变迁,生生死死,死死生生,相附相依,相依相附,循环不息。佛家称之为轮回,永世流传,无有穷尽,乃一大苦事。故佛学以了生死而超轮回为基础,以自度度他为宗旨。简言之,佛学就是解脱生死轮回之学。

八道(或称圣道,八正道。)

一、 正见——从四谛中领悟因果循环之理,因而得正确的见解而离诸妄见。

二、 正思惟——以正直的思惟去理解真理,不涉旁门,不存歪念,以修意业,使般若的智能于观照中增长。

三、 正语——不茍于言,不谮、不佞,以修身业。

四、 正业——不作不正当的行为,以修身业。

五、 正命——常存道德的观念以反省,使身、口、意、三业不会因谋生而有败坏的行径。

六、 正精进——修戒、定、慧,以磨炼身心,精进湼盘之道。

七、 正念——以正道为念,心存于道。

八、 正定——从般若之智慧,修养成德行无缺的完人,因而心无挂碍,得以无物无我入于清凈无染的禅定。

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密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湼盘。

菩萨依着以无上之智慧去观照事物的真相而得觉悟之修行方法(般若行),一颗真如之心,没有旁鹜,故能心无挂碍,心既无所挂碍,又何来生死苦厄的恐怖与畏惧?更可远离一切不正常的幻想与不正确的意念,因而成就不生不灭的究竟湼盘。

菩提萨埵——简称菩萨,菩提是觉悟,萨埵是勇猛的意思,菩提萨埵是勇求觉悟的人。

湼盘——是梵文的音译,而意译是圆寂,寂灭,解脱等等。湼盘者;因缘俱灭,心相皆尽之谓也。简而言之;是对世人烦恼,欲望,诸苦,以至色身之最后断灭。但,这祗是缘灭,而湼盘之体,终究是不生不灭的(万物之本体是常住而不变的)。

湼盘之体——无身之觉体,无相之真形,是为湼盘之体。在佛家而言;已是天人合一,与宇宙同体,再无生死(不复轮回)。

佛家称有德行之修道者,其尘缘尽时为圆寂。有别于俗人之死者;如华严经所云:(有诤说生死,无诤即湼盘。)如生而得心境平静,于尘境之色相争夺中,置身局外,以恕己之心恕人,以觉己之心觉人,造就此生祗有善因而无恶果业,当果报尽偿,觉行究竟圆满,已无所牵挂,乃得安详而圆寂;圆寂者;德无不备称圆,障无不尽名寂。

其实,生与死,犹如于天地之间一往一返,故有称死人为(归人)者,色身随缘而生,当缘尽而灭时,则精神随其形而寂灭,骨骸返其根而幻化,此由质而成形,又由形而变回质,祗不过返本归原而已,如金刚经所说:(无所从来,亦无所去。)

修道者于生死的过程中,虽然可修之法门很多,但所习的功课,无非是如何约心猿而抑意马,寻求一个平静的心境,以无争的意念去处人处事,使自己尽可能做到生而无负于人,死而无遗憾之事,以恕己之心恕人,觉己之心觉人,发挥人性到最崇高的境界。

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密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过去,现在,以至未来,所有佛陀,都是依着以无上之智慧云观照事物的真相而得觉悟之修行方法(般若行),以至得到无上的真正平等而正确之觉悟。

菩提——觉悟的意思,对人生一切事物的观点有深一层的领悟。

阿耨多罗三菩提——是无上的真正平等而正确的觉悟。

故知般若波罗密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

所以知道以无上之智慧去观照事物的真相而得觉悟之修行方法(般若行),所得到的解脱之智慧,是大的神妙力,使善而不忘,恶而不生的力量,是苦海的明灯,使无明的众生得以启发的力量,是无以尚之的力量,也是无比拟的力量,能够消除一切苦恼,真实而不虚假的。

咒——是禅定而发的密语,具有不可思议的力量。

故说般若波罗密多咒,即说咒曰: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

所以说是无上之智慧去观照事物的真相而得觉悟之修行方法(般若行)的力量,即以咒的力量说:去,去,湼盘的境界去,完成湼盘的境界去,圆寂此功行,觉悟啊!

揭谛——去的意思。

波罗——彼岸的意思。可说是另一境界,是解脱生死苦厄的湼盘境界。

僧——完成的意思。

萨婆诃——圆满,成就,究竟等意思。

往期精彩文章

猜你喜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