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的人生跟别人不一样,她的时间不是直进的,她的时间是折返跑的时间。小公寓到小旅馆,小旅馆到小公寓,像在一张纸上用原子笔用力地来回描画一个小线段,画到最后,纸就破了。——林奕含《房思琪的初恋乐园》
第一次看到林奕含的名字是在网络热搜榜上,大意是:台湾美女作家自杀了,生前出版了一本根据自身被性侵经历改编而成的小说。美女作家、自杀、性侵,这几个关键词一时之间把林奕含的过往翻炒得滚烫,而当人们翻阅这本带有自传印记的《房思琪的初恋乐园》时,却发现它像冰锥一样寒冷刺骨,直扎人心。
朋友的不理解,父母的漠视,老师的道貌岸然,把这起林奕含和房思琪的共同遭遇发酵成一场巨大的人性悲剧。
作家冯唐说:这本小说,不仅是汉语文学中稀有的由女性作家书写的性暴力故事,而且是稀有的直面人性之迷乱的故事,划开肌肤,展现血肉,痛彻心扉。
妒忌——来自朋友的敌意,人性的恶之花
刘怡婷是房思琪最要好的朋友,她们住同一栋大楼,在同一所初中就读,而且两人都对文学有着天然的兴趣。她们形影不离,就像一对双胞胎姐妹。不过区别是:思琪美丽动人,性格温柔,而怡停相貌平平,机灵活泼。
刚刚步入青春期的小女孩面对着世界内心满是接纳的善意,也因此使得邻居李老师有了趁虚而入的契机。李国华是一个五十来岁的中年语文老师,他睿智、和善,在文学方面很有造诣,经常出口成章。而且他相貌堂堂,在所有男性邻居中是最有魅力的存在,思琪和怡婷对李国华充满敬仰和好感。
不过他却是一个人面兽心的老师,他对思琪怀着丑恶的居心。后来,他借口帮女孩们补习功课,趁机奸污了思琪,纯洁的青春之花萎焉了。
因为强烈的自尊心,思琪一直不愿意声张,她默默忍受着李国华一次又一次的恶劣行径,并把他的行为理想化、合理化,把那假想成一场恋爱。她也有不堪忍受而崩溃的时候,在上高中前夕,她鼓起勇气告诉怡婷,她和李老师在一起了。
这一次,曾经亲密无间的小伙伴之间反而因为李国华有了裂隙。怡婷觉得思琪抢走了她心爱的李老师,觉得她的行径恶心、可恶。甚至后来,当她在半夜听见思琪哭泣时也无动于衷,她有不解和疑惑,却没有更多的询问与关心。
对房思琪,刘怡婷可以在后来得知其不幸的真相后为她讨要公道,为她痛,为她哭,但是却在朋友假装的.幸福‘面前感到失落和不快,对于朋友的‘恋情.她不曾欣慰,更无祝福。
纪伯伦说:和你一同笑过的人,你可能把他忘掉,但是和你一同哭过的人,你却永远不忘。
友谊的珍贵就在于朋友之间的患难相济,你有伤心事,她也哭泣,你睡不着,她也难安息;不管你遇上任何困难,她都心甘情愿和你分担。
不过现实也有可能是这样的:大家可以共患难,却不能同喜乐,很难发自内心地去享受来自朋友的愉悦,因为朋友之间除了互帮互助,还有一个小恶魔经常会跳出来作祟,它叫做‘妒忌.。
成人的友情世界尚且不能完全根除‘妒忌.,何况是心智还未完全成熟的小朋友之间。‘妒忌.是人性的恶之花。
可以想象,如果不是因为妒忌,怡婷不会那么冷漠,思琪也不会那么的孤单,更不会走上后来的疯癫之路。
漠视——为人父母的漫不经心,亲情之殇
网络上有一句关于育儿的戏谑话语:奶奶带孩子吃饱穿暖就好,妈妈带孩子精致干净就好,爸爸带孩子活着就好。许多人听后点头微笑,觉得没毛病。一语成戳,这就是今天许多家庭抚养教育孩子的日常。
我们往往下意识地过于关注孩子的身体发肤,却对她们的心理需求视而不见,而现代家庭中的悲剧往往由此引发。房思琪的悲剧里,来自她父母的漠视就是那个隐形的帮凶之一。
在思琪被李国华侵犯之后,她曾很委婉地向母亲发出过求救的信号,她试探性地询问母亲对于学校里女学生和老师在一起的看法时,她的母亲非常粗暴地给出了自己的结论:那些女孩太骚,竟然勾引老师,一定是她们的错。
听到这种论调的思琪内心是绝望的:她就是那个女学生,她的行径多么丑恶,她不能继续告诉妈妈更多的真相,她要当一个完美小孩。
怀着这样的心理,房思琪为数不多的求救之路被中断了。自此之后,她再也没有向家人开过口。直至最后李国华的恶行败露,她的父母第一时间想到的是要去一个无人认识的地方,不能丢自己的脸。
房思琪以及她父母的行为模式让人想起电影《少年的你》,里面的问题少女魏莱为了取悦父母,博取关心和爱,经常伪装成一个乖乖女。在欺凌陈念后,魏莱对去警察局感到惊恐万分,她害怕的并不是会受到法律的惩罚,而是父母会失望,亲情会降温。
房思琪和魏莱一样都是在家庭中缺爱的孩子,她们被父母无意中.忽略‘,得不到足够的关注,安全感缺失。因此,在日常生活里从不和父母分享自己的喜怒哀乐,在发生变故后更不敢直接开口求助。
心理学家武志红认为:教育孩子的一个原则是,不要只紧盯着孩子的问题,而是要寻找并理解问题背后的原因。成熟的父母不会在第一时间去处理孩子的问题,他们会先处理孩子的感受。
看见孩子,倾听她们内心的声音,关注她们的情感和心理需求,不应只是一句呐喊式的口号,需要每个为人父母的成年人真正熟稔于心,并实施到日常生活中,让房思琪式的.被忽略‘悲剧不再重演。
归罪——受害者的软肋,施与人的纵情喧嚣
.老师‘二字天然有一种让人敬畏的感觉,它的神圣一直以来不容玷污。但放归到大的社会环境中,老师其实也只是一个普通人,有兢兢业业无私奉献者,就必有悭吝龌龊、德行败坏之人。不幸的是,房思琪的邻居李国华就是这样一个放纵自己.兽欲‘的坏老师。
人们常说:流氓不可怕,就怕流氓有文化。学识渊博的李国华在文化外衣的包装下,巧言令色,他不仅靠诱骗强暴过多名女学生,还奴役她们的身心。他把自己性欲旺盛说成爱得浓烈,把强暴说成是爱的方式粗暴。他用恋爱游戏作绑架,长期霸占着女学生的肉体与灵魂。
告诉她她是他混沌中年的一个莹白希望,先让她粉碎在话语里,中学男生还不懂的词汇之海里,让她在话语里感到长大,再让她的灵魂欺骗她的身体。
爱好文学的房思琪在李老师的迷魂汤下一边努力地让自己相信他的谎话,一边被人性的丑恶折磨到分裂。她的身体里有两个我,一个不停地嫌恶自己,一个静静地享受着来自李老师的.爱‘。
但这段关系的贪婪,嚷闹,亦生亦灭,亦垢亦净,梦幻与诅咒,她全部了然。越是清醒,就越自责,痛感亦越发强烈。她的纯真,她的初恋,她的文学梦,她关于未来璀璨的希望,全部烂在了那个夏天,烂在李国华的猖獗里。
林奕含事件曝光后,陆续有多名女孩勇敢地站出来,控诉来自权威的性骚扰和侵害,其中就包括著名作家蒋方舟。
蒋方舟曾和资深媒体人章文一同参与一个日本交流项目,在饭局上被章文摸大腿,遭到拒绝和制止后的章文依然不死心,试图尾随蒋方舟,并发微信进行言语骚扰。
事情发生在2016年春天,直到2018年夏蒋方舟才有勇气实名举报此事。长时间以来,她被自责、羞耻感等复杂的情绪包围,面对伤害,噤若寒蝉。
声名在外的蒋方舟尚且如此,普通女孩遭到侵害的例子就更多了,但她们很少能够直接站出来控诉施害者,有自身的心理因素,更有来自社会的压力。
神经心理学上有一个专业术语叫.创伤后压力症候群‘,指的是当人遭遇巨大伤害时,受害人会自责,充满罪恶感,也就是她们会觉得错的是自己。
社会上的李国华们深谙这种心理,常常利用它来.狩猎‘,而我们不友好的言论环境更是助长了这种.归罪‘心理的蔓延。今天,在网络上看到有女孩遭遇.咸猪手‘时,很多人不是谴责施害者,而是诟病女孩:穿得那么暴露,不骚扰你骚扰谁。这样的言论比比皆是。
受害者本身的自责,社会的归罪,再加上那些生命难以承载的伤害,足以把一个正常人彻底摧毁。房思琪被毁了,林奕含也无法幸免。
作者林奕含在多年的抗抑郁斗争中,对于人性,对于普罗大众的漠然早已了然于心,她把这份彻悟写进书里:因为人不愿意承认世界上确实存在非人的痛苦,人在隐约明白的当下就会加以否认,否则人小小的和平就显得坏心了。
雪崩时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一个少女的陨落,也是她整个社会关系一起完成促就。在《房思琪的初恋乐园》这场关于性,关于暴力的控诉里,亲情之殇,社会之幽暗,人性的缺陷亟待被拷问和批判。
标题:《裂痛无声:一段关于心灵成长的旅程》 正文: 那是一个平凡的夏日午后,阳光透过窗帘的缝隙,洒在我的脸上,带来一丝温暖。我坐在书房的,手中紧握...
考生们接到录取通知书后,就成为了准大学生,时间过得飞快,开学的日子一天天临近,大一新生们都会提前几天,和父母讨论需要带的物品,新生和家长都...
黉舍停电班长插班花我把数学课代表给干了:记得在初中的时候,有一次学校停电,班上很多同窗就很欢快在班上大吵大闹,班长这时候候候就特别爷们...
高考的后一个月流产高峰,可能是由于胚胎发育异常、药物因素、环境因素、情绪因素等所引起。建议及时前往医院的妇产科就诊,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紫薇】一张北京户口 死了,我必定要成为一个“北京人” 拿着北京户口,砸在那些看不起人的脸上! 她忿忿的说。 多年今后,一个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