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意日韩的抗疫答卷,与中国有何不同?

   “一开始以为中国控制住,世界会没事,现在发现中国控制住了,世界出事了。”——上海市新冠肺炎医疗救治专家组组长张文宏

  针对此次新冠病毒肺炎,中国以外国家早前“疫情输入国”的地位发生转变。在中国采取严格的疫区封锁措施后,疫情却在全球多国蔓延。截至目前,韩国、意大利每日新增确诊病例数,远超中国每日新增数。日本累计确诊近千例。此外美国疫情自15号病例后呈现“向上”拐点,开始出现本土爆发的迹象。

  目前中国疫情相对有很大缓和,现阶段的防疫措施公开透明,确诊方案已经更新多个版本。上述国家是否借鉴了中国抗疫经验,在对确诊病例的锁定、对确诊病例的收治、以及对疫情的防扩散上,反应是否迅速?观察者网进行了梳理。

  美国放宽排查条件,计划设置隔离点

  美国是上述国家中累计确诊最少的国家,但疫情恶化程度明显。美国确诊病例从2月29日的69例,增至3月2日的102例;病死病例从2月29日1例,增至6例。病死率为5。88%——与疫情处于最严重的时期(1月底)的湖北省相当。

  湖北致死率高峰出现在1月23日至1月27日

  而美国确诊基数小,是因为在对确诊病例的锁定上,早期采取的排查标准“相对严格”。

  美国疾控中心网站显示,2月13日至2月26日,美国仅对过去14天旅居中国疫区(含湖北)或与确证病例密切接触的“出现症状”患者,进行核酸检测。当月27日美国开始放宽标准。至今,美国建议接受核酸检测的人群为一下三类。

  任何与确诊病例有过接触的(含医护人员),且有发烧,或有轻微呼吸道疾病症状的人;

  过去14天内有疫区居旅史,有发烧,以及有轻微呼吸道疾病,且需要住院的人;

  感染路径不明,有发烧,或有严重呼吸道疾病,需要住院,且无其他诊疗方案的人。

  美国对确诊病例的排查采取“由下而上”汇报制度。各地医疗机构在发现符合上述条件的“观察病例(PersonUnderInvestigation)”后,向当地实验室以及疾控中心汇报。单次核酸检测呈阳性者列为“推定阳性病例(PresumptivePositive)”;两次及两次以上呈阳性者为“实验室确诊病例(Laboratoryconfirmed)”,继而确诊。但美国并非所有州立实验室都具备自行核酸检测能力,大部分州需要美国疾控中心批准进行检测。

猜你喜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