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晚上让你哭着喊停 填得很满是什么感觉

 
留白天地

所谓的无用,其实只是表面上的无用,它更接近于本体。 本体是什么?是无为,是道家的顺其自然。

有一个成语叫“虚室生白”,一间空空的房子里生起了白光。它说的其实是一种意象:心中没有杂念,真的实现“无”的时候,就会出现一种清净智慧。这就是典型的“无”的境界,也是佛家所说的空性境界。心不清净、充满杂念时,智慧是生不起妙用的,就像堆满了杂物的房间里生不起白光一样。

大家知道,中国画有个特点,就是喜欢留白。很小的时候,我看过一幅画,叫《独钓寒江图》。画面非常干净,只有一个拿着钓竿的老翁,和一只小船。看得出,当时正在下雪,天地间一片白茫茫。这就是“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很容易表达,但“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怎么表达?鸟飞绝就没有鸟了,人踪灭也没有人。但恰好是这么干干净净的一片天地,表达出了这两句无法表达的意境。这是中国画很美的一种手段:用一种“无一物”的境界,叫你自己去生起无穷的妙有,感受那妙有中的静寂之美。我常说写东西不要喊出来,也是这个意思。有时,自己的感受,比文字能呈现的更美。最美的东西在心里。

一些志愿者的文笔并不好,但他们心里有一个很美的东西。你看他的文章时,感觉不到文采,甚至感觉不到文字,反而更打动人心,让人忍俊不禁,又回味无穷。人也是这样,越是简单,越是质朴,越容易打动人。

在各地,有一些志愿者,自发地把我的书带入各地的书展。他们虽不是专业,但非常热情。在上海书展中,有数以万计的图书参展,我的三本书,进入书展销售榜单的前三名:第一名《深夜的蚕豆声》,第三名《空空之外》,第九名《一个人的西部》。志愿者放下自己在世俗生活中的身份,全身心投入到文化传播之中。那种激情和信仰,真让人感动,他们的优秀让我自豪。人的一生中,能一起做事,成为“战友”的人不多。我很高兴能遇到他们,他们虽不多言,但总能用质朴打动世界。

人生就是这样,能做一些该做的事就够了,不要把人生填得太满。有时,朋友老是给我出主意,想让我做得更大、更强,搞培训公司。但我一次又一次地拒绝了。为什么?因为, 我想留白,不想让人生填得太满,总想给自己留一个从容、逍遥、自由的空间,让自己自由地呼吸,而不愿像目前的很多成功者那样,身家几百个亿,几千个亿,几万个亿,把人生填得非常满,充满了物累、疲惫、焦虑和痛苦——当然,这些人中,也有好多人为社会做着贡献。但我还是觉得,能为人生留出一点空白,人会更幸福一些。

猜你喜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