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汽与印地头蛇合作冲击印度中产消费大市场

 ​1. 中国汽车出口做的最好的是上汽,海外销量首个突破100万辆,与奇瑞是遥遥领先的两个出口大户。上汽的妙招是买了MG,品牌接受度在欧洲和全球都不错。

2. 印度市场不是潜力了,2022-23财年(到3月)乘用车销量362万辆超日本,4-9月卖了207万辆,预计新财年销量超400万辆,双位数字增长,达到中国2005年水平。而且印度市场中产化趋势明显,新富的印度人对汽车、手机品质是有要求的。2022年印度乘用车均价106万,约9万人民币,并不是低端到没眼看,人家中产对于太差的车也看不上。

3. 印度市场苹果手机销量连年暴增,2020-2023财年增速分别是30.5%、66.0%、46.1%、47.8%。高增长让库克都非常兴奋,列入财报,预计2023年印度市场继续高增长约50%,营收达100亿美元。印度市场iPhone均价1000美元,2022年卖了650万个,2023年预计900-950万个。iPhone在印度销售额已经是第一了,虽然市场份额没进前五。

4. 印度中产(中国标准)消费完全不用怀疑了,就是在高速增长。穷人茫茫多,但是中产消费一旦开始高增,就会非常疯狂,哪怕只有人口的1%都是让全球公司眼冒金光的大市场。例如高消费者从1000万人变到1200万人,年增20%很容易,穷人毫无感觉,拉动GDP增长也没多少。但是全球公司就会疯了,开会商量怎么进去,中产消费大市场超过日本一点问题没有。

5. 麻烦是,印度正府知道别人很想进来,就当大牌打。这个只能学着干,没别的办法,总会有不少公司琢磨。上汽就和印度JSW集团合资,有地头蛇引路是个办法。JSW业务是钢铁、能源、基建、水泥,是印度前五的实力。本来JWS想要50%股权控股,这不可能,两家谈成35%。只等印度正府批准,就好赚钱了,就在印度推MG。

6. 其实中印合资赚钱非常好,中国公司生产技术强大、品质好、成本低,很适合印度市场。只要找到贸易与合资的办法,管控好风险,不要被打成“眼冒金星”,还是很有希望的。印度人总要搞中产消费,不找中国成本受不了。所以,即使印度逆差超千亿美元,中印贸易规模还是做大了。

猜你喜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