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食品进口商批港食环署人手不足 海鲜运抵逾12小时仍未检验

 日本食品进口商批评香港食物环境卫生署未配合港府新正策增添人手,以致从日本输入的海鲜在抵港逾12小时仍未接受检验。

综合《星岛日报》和网媒“香港01”报道,自上月底港府颁布指令,要求来自日本10个都县的水产品进口香港时,均须由食环署人员进行检测,香港不少日本食品进口商及供应商均受影响。不过,为保障香港市民安全,只好依当局指令照办。
有日本食品进口商称,平日经食环署人员检测合格后,便通知货车将货运走。但星期四(9月14日)上午11时由日本空运抵港的水产食品摆在机场货场内,直至星期五(15日)凌晨2时,仍未有食环署人员到场检测。一箱箱食品堆在货场内,日本食品进口商担心水产品变质。现场有货车司机曾查询食环署和食安中心,获得的回复是让司机等候。
 
  
 
有消息称,来自日本的食品原本只是抽查检验,但自上星期发现其中一箱货物来自其中一个禁运的都县,当局遂加强检查,每箱都验。但负责检测的食环署人员严重不足,早班三人、夜班只有一人,根本不可能在正常时间内完成逐箱检测。
 
  
   
    延伸阅读
   
  
   
      
   香港首次检出日本被禁地区违规进口蔬菜
  
 
根据食环署发出的新闻稿,凡源自日本东京、福岛、茨城、宫城、千叶、群马、栃木、新潟、长野和埼玉10个都县,并在2023年8月24日或之后收获、制造、加工或包装的活生、冷冻、冷藏、干制或以其他方式保存的水产、海盐,以及未经加工或经加工的海藻,一律禁止输入香港和在香港境内供应。至于其他未被禁止输入香港的日本水产品、海盐,以及未经加工或经加工的海藻,食安中心也会全面进行辐射水平测试,在确认相关产品没有超出辐射水平的情况下,才放行于市场供应。
新闻稿也指出,根据目前的观察,大部分日本进口水产食品的检测时间跟以往大致相同,大都可在一小时左右完成,而连同检测在内的整体清关时间,一般也可于三至四小时内完成。
日本食品进口商认为,港府未配合新正策增加人手,以至等候验货时间拉长。在人手不足情况下,不可能在正常时间内完成逐箱检测,他们担心水产品会变质,招致重大损失,促请食环署增加人手进行检测。
 

猜你喜欢

相关文章